联创互联急转型 暗存经营风险?

董曙光

2016年06月20日08:25  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联创互联急转型 暗存经营风险?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化工板块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山东联创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343)(以下简称“联创互联”)转型互联网之路,前景难料。

  6月6日,联创互联发布公告称,拟向不超5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2700万股公司股份,募集资金不超196947万元,用于研发中心、营销平台等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查阅2016年一季报中发现,联创互联战略转型的背后却存在与关联方利益输送的嫌疑、对少数主要客户依赖较大等问题。

  联创互联证券事务代表李慧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规划和整合计划的具体详情目前不方便透漏,财务数据方面可参阅2016年一季度报告解读。

  拟定增转型

  联创互联前身为“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减水剂聚醚的技术研发产销,于6月3日变更为联创互联。

  据其6月6日公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显示,公司拟向不超5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2700万股公司股份,募集资金不超196947万元,用于数字营销技术研发中心、移动数字营销平台、移动端社会化内容营销平台、数字营销整合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称,通过前期收购,切入到互联网营销领域,并加快该业务领域内上下游的拓展及布局。

  “从目前国内经济环境及联创互联的布局来看,互联网营销业务将是其未来发展的最大亮点,而传统化工及材料业务,在联创互联坚持以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下,其目的是进一步整合聚氨酯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一体化全产业链,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化工及材料业务的盈利空间。”中研普华研究员叶奋向本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节能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传统化工及材料业务发展并不顺利。在此背景下,2014年联创互联开始谋求转型,并于2015年完成对上海新合的增发收购。

  联创互联财务总监兼董秘胡安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化工板块整体陷入亏损,短期内会保留部分盈利水平较好的化工资产,公司正在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剥离。

  记者注意到,联创互联已在去年7月完成了收购上海新合100%股权的交易,此后又斥资17.3亿元收购上海激创和上海麟动100%股权,探索化工主业和互联网行业“双主模式”的转型之路。而此次跨界并购却遭到监管层“深究”,深交所就其资产重组发布了问询函,标的资产的估值、财务情况、股权转让等三大类问题成为问询函的关注重点。

  联创互联在一季报中表示,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而上海新合、上海麟动、上海激创属于互联网营销行业,化工行业与互联网营销行业主营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公司现有管理层缺乏互联网营销企业的管理经验。

  对此,叶奋表示,联创互联通过收购上海新合、上海麟动及上海激创高调转型互联网领域,而作为以化工产业起家的联创互联来说,如此大幅度的跨界并购,在整合初期确实会存在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等不兼容的风险,成败的关键点在于联创互联管理者如何更好地理解互联网发展思维。

  业内人士认为,并购本身有风险,这种不确定性比较大的跨界并购风险就更大,跨界并购中一些固有的利益冲突比较严重,弄不好就会变成转瞬即逝的狂欢。

  利益输送之嫌

  在联创互联高调跨界并购转型互联网的背后,除其整合风险外,其经营风险也引起业界质疑。

  记者在查阅其2016年一季报发现,报告期内,该公司并未对前五大销售客户的名称进行公示,而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达到2亿元,占其营业收入比例为74.53%,这意味着对少数主要客户依赖较大。

  中投咨询顾问崔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企业的主要客户集中于少数企业,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将加重,会使企业在议价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经营状况受下游企业影响较大。

  叶奋也对此表示出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联创互联同期2015年1~3月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其营业收入比例仅为16.80%。可见,2016年一季度,其客户集中度是比较高的,反过来也可以解读为,公司对少数主要客户的依赖性较高。

  除此之外,联创互联还存在与关联方利益输送之嫌。

  记者注意到,联创互联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金额期末和期初分别约为1.18亿元、1.19亿元,而资产总计期末和期初分别为37.62亿元、20.37亿元。一般而言,其他应收款是企业由于非商品交易形成的债权,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一般不会过大,通常其他应收款金额应该小于资产总额1%。

  对此,崔瑜表示,联创互联其他应收款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的2%,占比过高。由于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非商品交易形成的债权,一般来说一些关联公司通过上市公司其他应收、应付款项占用资金来达到利益输送,这种情况下其他应收款比例会较高,所以说联创互联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另外,记者根据2016年一季报的数据测算得知,联创互联被子公司所占用金额期末和期初分别约为2800万元、5400万元。崔瑜认为,上述金额较高,存在控股股东为了自身利益将公司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从而“掏空”母公司的可能。此外,公司其他应收款金额占总资产比例过高,更加重了其与关联方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叶奋则表示,联创互联2016年一季度的应收款金额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过大的原因主要是其子公司上海新合应和子公司上海激创的应收款金额比较大,两家子公司应收账款合计占集团总额的86.49%。“上海新合、上海激创的应收账款账期一般为3~6个月,若客户因审批流程过长或经营状况出现恶化等其他原因拖延付款,两家子公司存在坏账率升高的风险。”

  联创互联称,公司将完善应收款相关审批手续,严格按照授信制度执行,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回收力度,以解决客户长期挂账、赊销额度较大等问题,降低应收款坏账风险。

  而记者在一季报中并未发现联创互联对关联交易的相关陈述,在《预案》中其对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也并未详细披露,而只是强调,本次发行尚未确定发行对象,最终是否存在因关联方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构成关联交易的情形,将在发行结束后公告的发行情况报告书中披露。

(责编:朱一梵、章斐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