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进入农村市场需探索全新模式访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

张末冬 李国辉

2016年03月25日09:10  来源:金融时报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进入农村市场需探索全新模式访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期间,互联网金融相关话题热度不减。对此,本报记者对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进行了专访,就公募股权众筹试点、互联网金融走进农村等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包括京东众筹在内,去年6月份公布的公募股权众筹试点进展情况如何?据您了解有没有一个试点落地的时间表?
  金麟:我认为时间表并不是核心的问题,反而应该关注股权众筹试点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创新创业有正面推动的作用。
  外部来看,美国的JOBS法案已经有了一个具体落地的时间表;从国内的环境来看,近期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有一些风险暴露,监管层密切关注。内外新变化对于公募股权众筹试点落地都会产生一些影响。
  记者:在试点推进中有哪些关键点或者需要突破的障碍?
  金麟:公募股权众筹试点的落地需要有坚实的法律基础,而且在证券法没有全面修改之前,注册制都还只是进行授权,这些都会对试点向前迈进造成限制。
  当然,互联网金融自身进行的任何尝试都必须是合理谨慎、风险可控的,在这一前提下进而检验是否能帮到创业企业。这两点要进行平衡并不是很容易。
  风险控制方面,应注重信息披露、流程、法律文本等机制,同时也需要结合小微企业特征做一些创新。比如,小企业获取的资金本来就比较少,太过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会对其产生较大的财务压力。这其中的平衡工作需要靠实践经验来总结。
  记者:目前股权众筹在退出机制方面有哪些尝试?
  金麟:我们之前有一个众筹项目在新三板挂牌。但整体来看,现在退出机制的确遇到了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最新的新三板挂牌要求是,要把众筹按照私募基金的要求进行鉴定。这一政策框架跟2014年年底公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有些出入,对股权众筹的退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平台,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当然,退出机制也不只包括新三板上市,还可以通过并购、分红、分润、主板IPO等实现。
  记者:近两年,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农村金融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金麟:之前互联网企业主要集中服务大城市,农村覆盖率不高。现在我们讲求渠道下沉,希望能给更多的农村居民更好的电商购物体验;同时,也能够将农村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带到城市,实现农村与城市的产品交互。
  在贸易流的基础上,金融流会随之引入。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居民是一个特殊群体,不能用城市的商业逻辑去设计农村金融产品。具体表现在,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相对比较稀薄和分散;农村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秩序也与城市完全不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欠缺。在这一背景下要想进行创新,就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模式。
  目前来看,农村金融发展在基础设施、征信体系、硬件设施等方面有其局限性,不过,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农村金融是一块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此外,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正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转移,城乡的差距正在弥合。所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机会非常大。
  记者: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您是如何评估的?
  金麟:由于农业生产时间周期长,所以每一次贷款会跨半年或一年时间。另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非常大,农村征信覆盖率有限,经营主体经营状况也没那么好,有些地区的诚信意识确实不是特别高。所以,风险控制确实是农村地区金融业务开展时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
  如何面对这些风险,我觉得核心是金融机构要深入研究农村市场并找出一个更有效的盈利模式,这是“零”到“一”的质变过程;与之相对应,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支持,例如贴息、扶持、税收减免,在“一”到“一百”、“一千”的量变过程中发挥政策的撬动作用。目前我们还处在“零”到“一”的这个阶段,重点需要在商业模式层面做创新设计。

(责编:朱一梵、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