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促进”到“规范”:互联网金融整装再出发

2016年03月15日08:32  来源:金融时报
 
原标题:从“促进”到“规范”:互联网金融整装再出发

  连续3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迎来规范发展之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行业加速成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加了1020家,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528亿元)增长了288.57%;众筹平台增长99.30%,成功筹资114.24亿元,比2014年全国众筹行业成功筹资金额增长429.38%。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等细分领域也均有大幅增长。

  但吸引广大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不只是行业的快速前进,更有良莠不齐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以P2P领域在去年多次暴露的风险。

  与行业发展轨迹相对应的是,政策也有了细微的变化。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用“异军突起”来评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继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互联网金融时,用词是“规范发展”。

  “用词的变化体现出政府在继续支持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已注意到了2015年出现的一些乱象。”在采访中,积木盒子创始人、CEO董骏告诉记者。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互联网金融现在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必须把规则更清晰地确定起来。他认为,在一些不良事件出现后,社会震动很大,既然有了不良案例,就要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在对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的过程中,都对目前行业的生态环境表现出担忧。

  董骏认为,在监管框架搭建之下,互联网金融在2016年还是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合规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另外,基于平台科技能力的不同,行业将出现二八分化,拥有强大科技实力的平台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充分运用科技能力,才能解决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

  今年两会上,为了让互联网金融更好地发展,发挥普惠金融的效应,代表委员都建言献策。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在今年全国两会提交的建议中提到,对互联网金融要分级监管,集中整治“伪互联网金融”,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扶优逐劣,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长久发展。

  另外,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主任白鹤祥也建议,必须从完善市场准入管理、加强经营监管、市场自律、加强行为风险监管等方面入手。在机构监管的基础上,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行为监管,按照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明确创新业务的业务属性、风险控制点及行为边界,防止“监管真空”。

  陈晶莹表示,全面分析下来,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仍然是向上向前发展的,并且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贾康也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开拓探索的空间,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发展中规范,给出试错和创新空间,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密切防范和跟踪风险的聚集、累积,把发展中规范和规范中发展这两个原则权衡结合,取得尽量好的结果。

(责编:朱一梵、李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