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构建全球信用基础 三大挑战不容忽视

2016年01月06日16:17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李彤)作为底层技术架构,区块链正在深刻影响金融业态。近年来,业界对于区块链的讨论逐渐升温,在日前召开的“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上,有业内人士表示,区快链有望成为全球信用的“基础协议”,在操作层面遭遇三大挑战。

区块链,指通过去中心化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通俗讲,可理解为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技术。通过对成员身份、资产和交易进行确认,对不同区块之间连续记录,确保交易真实性和记录完整性,严防人为干预和弄虚作假。

“区块链最早因比特币的流通为人们所认知。”乐视控股副总裁王永利表示,区块链技术适应移动互联、万物互联、随时互联的发展趋势,大量网上交易急需对当事人身份验证和交易确认,能够提高交易清算效率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王永利认为,区块链使用全新加密认证技术和去中心化机制,维护一个分布式、不可篡改、连续账本数据库,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需相互认知和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一个账本系统保障资金和信息安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直言,区块链是一套特定的规则,能够调整金融机构话语权过强、个体经营者影响力过弱现象,缓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缺位问题。

“区块链价值的真正实现,还需要突破几方面挑战。”他说,首先是区块链初始规则如何确立,怎样在公平参与和依靠权威间平衡;其次是新规则与既有规则的冲突与衔接,涉及规则适应和改良问题;第三是如何规避人的非理性行为,在区块链每个网络节点背后都有人的行为。

“区块链技术最初源于比特币,是电子货币层面的规则创新,核心是登记价值与交易价值。区块链如何更好过渡到金融市场层面,能否影响到资产定价模型,对金融市场稳定性带来哪些冲击,如何解决金融市场中非理性繁荣,都值得业界关注。”杨涛还表示,区块链不是简单的去中心,而是多中心或弱中心。传统金融中介中心地位可能会改变,从垄断型、资源优势型中心、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服务导向式多中心、差异化中心。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iCenter导师韩锋认为,区块链是建立全球信用的“基础协议”,能够利用算法达到最佳集体决策。“预测市场可能是区块链技术最令人兴奋、突破性创新应用之一。一个信息透明的市场,对降低风险、减少非理性繁荣将发挥积极作用。”他说。

(责编:李彤、吕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