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心的市民也许发现了一个现象,使用搜索引擎后,登录其他网站,网页上的小广告会根据你之前搜索的内容进行"推荐"。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时代的让精准营销成为可能,但消费者个人信息也更多的被人掌握,带来安全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平时使用的智能设备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传递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经营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心的服务,但同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也就越来越多的被他人所掌握,由此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风险。
据《宁波日报》报道,前段时间,家住宁波高新区的汪小姐购买了一套有夜视功能的智能监控设备,用于照看家中的宠物。却发现明明没有开监控手机却突然提示摄像机已经上线,更改密码也没有用,于是就不敢再使用。报道称,汪小姐的担心事出有因,一般智能摄像头会将拍摄的东西优先传递到云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看。也就是说如果在云端出现问题,意味着毫无秘密可言。此外,报道称,在日常生活中,各类智能设备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比如智能手环能够利用传感器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并且自动向互联网发布用户的位置信息,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等。但从另一方面说,它也向外界透露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泄密的可能,类似的泄密设备还有防盗跟踪器,儿童智能手表等。
报道称,相关调查显示,只有44%的人群知道智能设备存在被动让自己信息裸奔的隐患,但还有4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为此,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合理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平台,信息数据的采集使用必须得到当事人授权,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用个人信息的惩罚力度。
案值低公安不管 取证难保险没辙 车险骗保难题谁解? 金艳绘(人民视觉)
最近,不少私家车主们发现,随着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续保车辆的费率浮动幅度比以前更大了。这种情况下,有个小剐蹭,是动用保险理赔,还是自己承担损失以求来年有费率优惠?不少车主犹豫不决。…【详细】
人民币汇率盘中大幅波动 央行谴责不实消息误导舆论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章斐然)3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日,少数媒体连续发布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不实消息,在关键时点误导舆论,扰乱外汇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市场投机力量做空人民币。“我们对这种违背新闻职…【详细】
辟谣回击外媒汇率虚假报道 监管层劝人民币投机者收手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英国脱欧加上外媒虚假报道的推波助澜,使人民币汇率连坐“过山车”。为此,监管层三天内两度化身“谣言粉碎机”,打击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势力。 昨日下午,有外媒报道称,我国央行愿意让人民币汇率在今年降至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