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金融
人民网>>金融>>正文

私募行业提前“过冬”:从二级市场搏收益模式亟待转变

2015年09月12日08:17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李彤)从公募经理“奔私”到私募大佬日前向投资者发“致歉信”,私募基金今年以来唱了一曲《冰与火之歌》。有业内人士坦言,今年上半年成立的2600余支私募基金已有1300余支被迫清盘。在当前市场波动背景下,私募行业如何突破在二级市场搏收益的瓶颈,进行模式的创新、突破,引发业界深思。

私募行业提前“过冬”?

本月初,私募圈两则消息挑动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私募大佬葛卫东旗下的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公布了一封《致投资者书》,称对产品的巨大回撤向投资者表达深深歉意。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报道:“激进投资遇险,‘基金一姐’王茹远管理的大浪潮系列多只基金净值或已跌破0.75元的预警线,濒临0.7元的清盘线。”

盈泰财富云CEO杨勇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私募行业经历了金融产品从债权向股权的快速转移。在一、二季度,不少阳光私募、新三板定增以及打新基金遭遇“秒杀”。一款私募产品,10分钟50亿元的募集速度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但6月份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调整,上半年成立的2600只私募基金不断下挫,1300多支被迫清盘,没有清盘的基金也大部分出现了40%—60%的净值回撤。”他说。

有业内人士坦言,当下对私募基金而言活着是最重要的,“宁可错过、不能过错”是大家的普遍心态。但因为资本市场波动给一个行业带来如此影响,本身也是不正常的。怎样摆脱私募行业在二级市场搏收益的瓶颈,向上游资产端创造产品、经营盈利,是当下要深思的话题。

中交基金总经理李雪松对记者表示,以往私募投资医疗、TMT等行业多是选上若干家企业,通过IPO、并购等渠道赌几家能成功,然后套现离开。但随着2012年IPO暂停,目前行业仍有一些早起投资项目还没消化掉,尚等待时机退出。

“这种模式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环境了,需要进行调整和突破。”他以产业基金为例说到,未来可关注港口搬迁、一带一路基建、新能源汽车工业园区等内容。投资这些领域有钱只是一方面,还带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区域把控能力。这已经脱离了投资既有公司的模式,是在创造新资源。

李雪松认为,金融产业链最下端是客户,中端是银行、私募等财富管理机构,前端是资产。现在不少私募投资资本市场做的是下游资产配置,要根据自身资产配置上游资产,才能获得长期、稳定回报。

“中国不缺高速公路的建设者,缺的是高效运营者。私募行业也一样,怎样找到优质资源,是真正的‘试金石’。”他说。

固收信托销售火爆频现“秒杀”

近期,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频现“秒杀”情况,市场对此类产品需求旺盛,但相关产品的发行成立数量并未出现显著提升。“类固定收益信托产品包括房地产、基础产业类、工商企业类等。此类产品出现销售火爆现象是股票财富效应消失后,受伤资金涌向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的具体表现。”上述业内人士坦言,产品销售火爆但发行量不见提升,背后其实是在销售前期存量库存,火爆销售现象也只是短期行为。但上述产品“秒杀”现象给日后发展埋下隐患。

才华资本董事长李斌对本网记者表示,当下投资者教育尤为重要,要告知投资者投资存在的风险点,以往行业发展更多是重销售轻服务。这种服务不仅是财富管理行业对投资者的服务,也需要专业的机构对财富管理行业进行服务。

杨勇透露说,盈泰财富云正在推动私募基金的共网发行,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散布在各领域的资产和资金聚合到一起,分别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开放。

“资产管理机构获得了运行系统支持,公对公、一对一、一对多的销售发行服务,牌照、通道、垫资支持和产品培训。财富管理机构获得了丰富的金融产品,风险过滤、识别与控制,稳定的结算。共网发行将为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专业服务。”他说。

(责编:车柯蒙、李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