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对人身险实行“铁腕监管” 新规严控高利率产品

2016年09月09日13:45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张文婷)近年来,由于部分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频繁举牌,万能险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加之投资收益大幅下滑,资产端不断承压,为防范利差损风险,近日,保监会连发两份新规,对包括万能险在内的人身险产品进行“铁腕监管”,严守风险底线。

保监会官网显示,两份新规分别是《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产品监管》)、《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精算制度》),要求保险产品应坚持“姓保”的特质,杜绝将人身保险产品简单异化为短期理财产品的行为;下调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以及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提出比例要求。

人身险产品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具体来看,首先是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再次得到提高。

据了解,2013年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保监会曾将保险金额与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最低比例要求从 105%提升至 120%。本次监管政策再次提升此比例,根据不同的到达年龄(到达年龄=投保年龄+保单年数-1)设置不同的比例监管要求:18-40 周岁,比例下限为 160%;41-60周岁,比例下限为 140%;61周岁以上,比例下限为 120%。

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很多人身险产品,其死亡保险金额与累计已交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比例一般为120%,此规定的出台意味着监管部门强制提高保额。

据保监会表示,当最低比例提至120%时,风险保障水平已经属于世界较高水平,如今,比例的提高代表该风险保障要求超过美国、欧洲、亚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管部门要求。

据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现在很多产品都不满足这一规定,大量的产品都需要重新设计。而按照《精算制度》,2017年4月1日之前,所有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产品都要停售,这就表明,保险公司需要在不足7个月的时间里,重新开发一批产品。

其次,为防范利差损风险,保监会根据市场利率下行情况,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中国保监会审批。同时,为保持产品之间的平衡,鼓励发展风险保障类业务,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评估利率维持3.5%不变。

据了解,这是2015年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之后首降预定利率。据国信证券报告表示,按照监管层“放开前端,管往后端”的监管思路,保监会在2013年-2015年先后提升传统险、万能险和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将更多主动权交由保险公司,而监管层则盯住以偿付能力充足率为核心的后端监管。本次万能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与之前监管思路有一定差异,可见对万能险监管的决心。

万能险结算利率过高现象将得到遏制

值得关注的是,万能险结算利率过高现象将得到遏制。万能险结算利率即保险公司实际支付给保户的利率。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产品监管》要求万能险结算利与实际投资收益率挂钩,当万能账户的实际投资收益率连续三个月小于实际结算利率且特别储备不能弥补其差额时,当月实际结算利率应当不高于最低保证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率的较大者。

近两年来,随着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的走高,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也一路水涨船高。此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撰文表示,“有的寿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达到6%,再加上手续费佣金等费用,资金成本在8%,甚至更高达到10%,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已远远超过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水平。”

然而在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的当下,继续维持这样的超高结算利率容易导致保险公司出现利差损。为维持高收益,部分保险机构不得不得提升风险偏好,铤而走险,投向高风险资产,以至于出现了结算利率与投资收益率倒挂的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公司在宣传保险产品时,存在销售误导等行为,给了消费者高利率承诺,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固定收益”。一旦出现结算利率大幅下滑,很有可能引起大量的保险投诉事件发生。

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将逐步缩小

自从今年3月中短存续期产品新政出台后,业界对其未来的监管走向颇为关心。此次《精算制度》规定,将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纳入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规范范围,要求保单贷款比例不得高于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对附加万能保险和附加投资连结保险进行单独评估。

对此,保监会表示,这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连结保险、保单贷款、附加险等方式规避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政策。

此外,《精算制度》还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

据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这是给市场以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

保监会还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坚持上述产品的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要求保险公司合理确定各项产品费用收取,对于利润测试结果显示新业务价值为负的产品不接受审批和备案。

对此,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指出,由于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净资产规模和业务比例的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额将从2016年至2020年逐年下降,2021年之后不可能再为险资主要来源。

预计,明年4月1日起现有老产品将大量停售,之后万能险等产品销售难度将显著加大。因此,预计明年开门红后保费增长显著放缓。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近期也曾表示,要切除无效产品,他提到“目前寿险业在售的产品1万多件,但是真正有一定规模的产品不过1千多件,大量没有保费收入的产品消费行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系统资源,对于这些无效的产品供给要建立退出机制,使之主动退出保险市场。”

记者获悉,此新规对中小公司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其高度依赖中短存续期产品,某公司业务负责人表示,“明年开门红后保费增长压力非常大,中小公司亟需价值转型。”

值得庆幸的是,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甚微。据业内人士分析,多家大型公司坚持多年价值转型,转型方向与监管方向相契合。大公司(例如国寿、平安等)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小,受监管影响非常小,可在行业转型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责编:李栋、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