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另类投资不断增加 截至5月底占比达33.41%

2016年06月21日15:40  来源:人民网-保险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 (张文婷)保险业的另类投资正处于不断扩容期。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21109.30亿元,较年初增长8.33%。其中,银行存款22168.39亿元,占比18.30%;债券41627.20亿元,占比34.37%;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6851.51亿元,占比13.91%;其他投资40462.20亿元,占比33.41%。

另类投资不断增加

在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后,“另类投资”成了“香饽饽”,数据不断攀升。所谓另类投资,即除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等传统投资之外的投资品种,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长期股权、以及信托金融产品等。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曾提到,“保险资金在银行存款和债券中的投资比例较前两年已出现明显下降。其中,银行存款下降更多一些,而下降的比例几乎全部转化到了另类投资上,尤其是对接实体经济发展上。另类投资会是保险资金未来的一个重要投资方向,比例会持续增加。”

对于原因,他解释道,“一方面,银行存款和债券属于利率敏感型投资标的,目前市场正处于利率下行通道,如果保险资金现在配置低利率、低收益的标的,显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国家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始终在政策层面鼓励保险资金另类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另类投资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向,但其蕴藏的风险仍需警惕。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另类投资是对比常规的权益类和固收类资产投资而论,投资品种更加宽泛,但风险也可能相应提高。一方面产品收益率随着地方债务置换和货币政策的不断宽松,利率急剧下滑,与保险资金的成本匹配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量汇聚的可投资产却面临无源可投的窘境,尤其是利率下行和股市低迷造成两者的投资收益都大打折扣。”

保险资产产品化管理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

据了解,当前国际保险资产管理业正呈现出资产规模大市场地位更加重要、“委托—受托”双向开放、产品化管理模式走向成熟、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成为主体、多元化资产配置中另类投资越来越受重视等特征。

曹德云提到,目前,我国保险资产产品化管理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自2006年诞生第一只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第一只证券组合类投资计划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组合投资计划和私募基金等五大类保险资管产品。

特别是近几年来,保监会不断深化资产管理市场化改革,2013年实行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制,极大地推动了产品快速发展,当年注册产品103只,注册规模3688亿元,超过过去七年总和;2014年、2015年分别注册175个、121个产品,注册规模3781亿元、2706亿元。2006年至2016年4月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注册(备案、报告)的五大系列产品规模合计超过1.8万亿元,占保险业投资性资产总规模的15%。

但与国内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如基金、信托相比,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程度仍然较低。这需要从监管政策支持、市场创新力度、交易流动性机制、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提高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程度,推进市场化进程。

此外,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39769.00亿元,较年初增长13.08%。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1213.83亿元,较年初增长14.79%;寿险公司总资产115209.71亿元,较年初增长15.99%;再保险公司总资产3156.35亿元,较年初减少39.15%;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346.21亿元,较年初减少1.76%。

(责编:张文婷、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