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陈婷婷)伴随着银行利率走低,保险公司正在借助银保渠道抢食市场,备受诟病的销售误导在这一渠道也死灰复燃。为此,昨日保监会紧急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提防被误导,以免“存单”变为“保单”。
据了解,一边是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另一边则是一大批打着保本3.5%的保险产品在银行渠道被哄抢。这一热闹景象在推高保费收入的同时,带来的则是销售误导。
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表示,个别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人员在介绍理财型产品时刻意回避产品风险,模糊产品性质,夸大产品收益,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
武汉陈女士便是“存单”变“保单”的受骗者之一。2015年10月,陈女士在某银行武汉吴家湾支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在业务员推荐下购买了一份财险和一份理财产品。事后陈女士发现购买的这份“理财产品”实为工银安盛的人寿保险产品,当陈女士想退保的时候却因为过了犹豫期,被告知缴纳的5万元保费将损失1万余元。在该银行接到投诉之后,经过协商为陈女士办理了全额退款。
昨日,北京商报记者随机到北京各银行网点调查就遇到了推销保险产品的现象。当记者在办理业务时,一家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建议,目前一年期银行利率为1.5%,而银行刚刚推出一款理财产品,一年期保本保息,最低收益率为3.5%。随后让另一位业务人员在理财专柜为记者讲解,在记者再三追问之下,对方才告诉记者这是一款保险公司新上线的银保产品。这一产品内嵌于银行的理财系统,如果不购买很难了解到其相关的产品细节。一位保险内控人员解释,为了防范误导,保监会杜绝销售人员将银保产品与理财产品混淆,并不允许在宣传时宣称保本保息。
像上述陈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保监会昨日公布的1月投诉统计数据显示,在人身险涉嫌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中,各类销售违规177个,占违法违规投诉总量的99.44%。其中,涉嫌欺诈误导160个,主要表现在保险销售人员夸大产品收益、借理财或储蓄为由销售保险产品、未如实告知保险期间及缴费期限、隐瞒保险责任及免责条款等。
事实上,保监会也不断加大对违规对象的惩罚力度。去年12月,民生人寿银保专管员存在将购买保险产品与办理银行贷款进行捆绑、承诺贷款终止后可全额退还保费、承诺缴费后可按比例返还保费等问题,受到保监会总计33万元的罚单,对涉事的民生银行阜成门支行采取了吊销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的处罚。
为了防范银保销售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消保局提醒,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如果确定购买之时,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同时,要认真阅读合同,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尤其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做到心中有数。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主动申请退保,或在犹豫期内客服人员致电询问是否反悔时提出退保。犹豫期为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15个自然日。
案值低公安不管 取证难保险没辙 车险骗保难题谁解? 金艳绘(人民视觉)
最近,不少私家车主们发现,随着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续保车辆的费率浮动幅度比以前更大了。这种情况下,有个小剐蹭,是动用保险理赔,还是自己承担损失以求来年有费率优惠?不少车主犹豫不决。…【详细】
人民币汇率盘中大幅波动 央行谴责不实消息误导舆论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章斐然)3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日,少数媒体连续发布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不实消息,在关键时点误导舆论,扰乱外汇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市场投机力量做空人民币。“我们对这种违背新闻职…【详细】
辟谣回击外媒汇率虚假报道 监管层劝人民币投机者收手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英国脱欧加上外媒虚假报道的推波助澜,使人民币汇率连坐“过山车”。为此,监管层三天内两度化身“谣言粉碎机”,打击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势力。 昨日下午,有外媒报道称,我国央行愿意让人民币汇率在今年降至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