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期貨:農戶生產經營的"財務穩定器"

2017年02月13日08:26  來源:中國証券報
 
原標題:保險+期貨:農戶生產經營的"財務穩定器"

  2016年11月3日,距離哈爾濱市300公裡的趙光農場,種糧大戶蘭金祥將信將疑地從保險公司拿到了51000元大豆賠付款。與此同時,因為玉米市價高於當初簽約價3分錢,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農業專業合作聯社負責人張紅霞就沒有拿到賠付款。雖然不能賠付,不過張紅霞也覺得很放心。

  價格低於當初的簽約價,農戶就能拿到保險公司的賠付款,從而有效緩解了農民飽受的農產品價格波動之苦,這就是2015年開始興起的“保險+期貨”金融創新業務。

  中國証券報記者獲悉,從2015年開始,在我國東北地區針對大豆和玉米等農產品進行價格保險的試點模式,目前已經覆蓋東北三省和安徽、內蒙古、新疆和雲南等地,品種也擴大至白糖、棉花和天然橡膠等眾多農業領域。據了解,以往保險公司針對農民推出的都是種植險,也就是農民投保后,一旦種植時遇到天災,保險公司就要賠付。所謂“保險+期貨”試點模式,就是農戶或合作社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保費由政府補貼和農戶自負資金兩部分構成,當農產品價格低於農民投保價格時,投保人可以獲得保險資金補償。與此同時,保險公司與期貨公司簽訂再保險協議,向期貨公司轉移風險,而期貨公司則通過期貨市場和場外衍生品市場進行相應操作,對沖保單價格波動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期貨”作為期貨行業聯合金融同業的一項創新,體現了行業在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脫貧攻堅戰略方面的努力,體現了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體現了行業創新發展的最新方向和成果。在這一模式下,期貨公司成為創新主體,並通過多方聯動共同鑄就農業各類經營主體的收入安全網,充分保障了市場化背景下的各方利益,為農業現代化貢獻了“期貨力量”。

  市場價格低 誰來保障農民的利益

  2016年12月25日,當中國証券報記者趕到黑龍江的時候,恰逢這裡的第二場大雪,室外溫度已經是零下27度,在大豆主產區黑河的趙光農場,記者見到了56歲的蘭金祥。他從17歲就開始種大豆,說起老本行,他興致很高。他告訴記者,以前種糧都是靠天吃飯,年頭不好的時候,本錢都收不回來。不過從去年開始,他們第一次給自己的大豆上了價格保險,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結果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當時(保險公司)給我們簽的時候是大豆一塊九一斤,我們心裡也沒底,結果秋天糧食下來了以后,確實是沒達到(每斤)一塊九,(市場)才一塊八毛五,按照保險約定,我們一斤就差了五分錢。”蘭金祥說。

  他給中國証券報記者算了個賬:2016年每畝地產大豆四百斤,一斤和簽約的價格相差五分錢,這就意味著,一畝地保險公司要賠給他20塊錢。蘭金祥有2550畝地,最后保險公司共賠給他51000塊錢。

  “在趙光農場,最后當地農民獲賠共計87萬元。”趙光農場場長王宏忠介紹。

  不過,價格保險畢竟是市場行為,如果農產品行情好,那麼農民賣糧就要按照市場價格銷售。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是我國玉米黃金帶地區,大部分農民都靠種植玉米為生。該旗農業專業合作聯社負責人張紅霞說,以前很多農民都過分依賴國家的玉米臨儲政策,結果今年取消了玉米臨儲,必須改變觀念,才能防范風險,保証增收。2016年年初她也買了玉米價格保險,按每斤7毛5和保險公司簽約。低於這個價格,保險公司就會賠付。不過現在玉米市場價格是每斤7毛8,比簽約金額高了3分錢,這樣保險公司就不賠付他們了。雖然不能賠付,不過張紅霞也覺得很放心。

  “今年苞米(玉米)質量挺好。價格高我們就自己賣。我們有這個保險了,心裡頭也就踏實了。”張紅霞告訴記者。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南華期貨副總經理唐啟軍介紹,原來採取的政府托底為主的臨儲保護政策逐步被取消,價格風險上升,給農產品市場帶來的擾動越來越大。然而,過去一年來“保險+期貨”試點表明,如果有效推廣,廣大農民面臨的農產品價格風險能夠得到有效鎖定。

  農民的保費白交了嗎

  蘭金祥獲得了價格保險的賠付,而張紅霞隻能按市場價格賣玉米。對於農民來說,價格保險到底劃不劃算,值不值得買呢?

  “要有的話,當然得上啊。今年沒上這個價格險,明年要是有的話一定要上。”說這話的是趙光農場種大豆的老張。和蘭金祥不同,對於剛出現的價格保險,他當時是想等等看,結果現在隻能眼巴巴地看著蘭金祥拿到保險公司的賠付,這讓他很是羨慕。

  那麼,如果農產品的價格高於保險價格,農民的保費是不是就白交了呢?

  對此,華泰期貨總裁助理溫俊杰認為,有的品種,比如玉米可能今年還沒有直接體現出效果,但是它所產生的價格鎖定和以后的作用是一直存在的。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國內大部分農民的金融意識還比較薄弱,如果脫離了國家的托底政策,隨著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他們就必須要利用金融手段在市場上尋求抵抗風險的方法。未來,金融手段將調動農民積極性,對我國農業產業現代化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產生更加積極影響。

  唐啟軍說,雖然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加,但是對一些農產品而言,豐產的背后,市場價格風險卻在加大,一旦農產品價格發生不利變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我國農業穩產都將面臨挑戰。在這一情況下,“期貨+保險”模式作為服務“三農”的重要舉措,對於扭轉農業困局發揮著巨大作用。

  農民的保費到底高不高

  保險作為抵御市場風險的一種手段,已經為大家所熟知,對於農民來說,有哪些保險能覆蓋到他們?保費水平高不高呢?

  據了解,全球最大的大豆玉米生產國——美國就是通過保險實現對美國種植業主的補貼。美國農作物保險主要是“收入保險”,每年政府對種植業主的補貼高達100億美元,其中投保保費的67%由聯邦政府直接補貼,從而降低了農民的投保壓力,提高了農民的投保積極性。中國証券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東北,投保的費用大概在每畝40塊錢左右,由於有各類補貼,農民每畝隻要投入8塊錢就夠了。

  華泰期貨衍生品業務負責人程鵬介紹,保險價格產生的依據主要來自於他們對過去歷年的價格的考量,同時參考當地農民種植玉米的各種成本費用。經過綜合測算,最終確定科爾沁左翼后旗玉米“保險+期貨”保險價格為七毛五一斤,參考的價格是大連商品交易所十二月份玉米期貨合約的整個月的平均價格。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在試點一年后,跟國際相比,保費還是貴了一些。

  對此溫俊杰認為,因為我國期貨市場還屬於相對初級階段,確實存在許多需要進一步完善之處,目前還達不到最理想的運用狀態,對於風險無法有效全面覆蓋。那麼,在風險偏高的情況下,必然會帶來較高的成本。因此,農民的保費和境外比起來,自然也要高一些。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市場坐標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即提出“擴大保險+期貨試點”,但尚未成立工作組織、形成落實方案,目前“保險+期貨”仍缺乏后續開展的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除缺乏頂層設計外,在黑龍江和內蒙古的調研中,記者深深地感覺到,完善推廣“保險+期貨”項目,目前還有三方面困難十分突出:

  首先是農民對該模式的接受程度問題。以玉米為例,前幾年國家對於玉米採取臨儲保護價收購的政策,東北地區的玉米一直存在著政府托底收購價,今年首次採用市場化定價方式,農民採用金融工具來保護自己收益的意識還偏薄弱,農產品價格保險的推廣面臨重重困難。

  其次是保費的資金缺口問題。目前“保險+期貨”模式的資金來源,除了農業部補貼的1500萬元之外,還包括期貨交易所甚至部分期貨公司的支持。但這一模式一旦推廣開來,上述補貼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與日俱增的需求,迫切需要創新模式來解決保費來源問題。

  最后是信用風險問題。由於保險公司對期權產品的不熟悉,以及保險公司與期貨子公司體量的不對稱,導致保險公司對期貨子公司賣出期權之后的兌付能力存在著一些疑慮。在未來“保險+期貨”規模擴大時,這個問題很可能會成為部分實力不強公司的掣肘之處。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華泰期貨副總裁王強認為,應該進一步加大“保險+期貨”模式的宣傳引導工作,增強農民風險管理的意識以及金融保險知識,認識到價格保險的必要性和益處,加強跨行業的交流和溝通,尤其是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互通有無,普及各自的專業知識,監管部門也應該構建溝通平台,了解業務開展進程以及相應的風險點,對業務開展方向及時把控及引導。

  王強還特別指出,農業保護涉及國家的根本性戰略選擇,需要一個明確的頂層設計,希望在“保險+期貨”模式中加強政府參與的分量,這也意味著和政府的溝通和交流也要進一步加強。

  此外,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對此,大商所相關負責人2月6日表示,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兩年提出“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大商所將積極貫徹文件精神,在繼續試點“保險+期貨”的基礎上,嘗試開展收入險試點,不斷增強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能力,提升期貨市場服務農業實體經濟的有效性,使“保險+期貨”成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市場坐標。

  該負責人表示,2016年大商所聯合12家期貨公司和7家保險公司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安徽共同開展了12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包括9個玉米試點和3個大豆試點,涉及玉米16.32萬噸,大豆3.5萬噸。其中8個試點發生理賠,共計理賠481.79萬元。“保險+期貨”模式通過保險產品及期貨市場對沖風險的作用,利用市場化手段,在“市場定價”的同時,幫助農民有效的規避了價格下跌風險,成為農戶生產經營的“財務穩定器”。(張倩)

(責編:張文婷、章斐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