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A股市場保險股出現“暴動”,中國人壽盤中一度漲停,引發市場關注。分析人士認為,保險板塊長期處於1倍左右的估值低位,近期在大盤及券商等非銀板塊上漲帶動下,有一定估值修復動力,但需注意短期交易風險。另外,伴隨利率曲線穩步提升,保險投資端復蘇可期,行業整體負債成本下降趨勢將顯現。一旦保險板塊基本面復蘇被市場關注,預計估值修復空間在30%以上。
行業估值處歷史底部
中銀國際証券分析師魏濤表示,保險板塊長期處於1倍左右的估值低位,近期在大盤及券商等非銀板塊上漲帶動下,有一定估值修復動力。前期,中短存續期產品監管政策落地,行業保費並未出現明顯下跌。另外,去年降息給四家大型險企帶來准備金壓力的負面影響已被充分認識。
東吳証券分析師丁文韜認為,目前保險行業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利率下行預期及險企業績下滑持續壓抑估值向上空間。業績方面,准備金折現率變動將對上市保險2016年至2018年賬面利潤帶來較大直接影響,預計2017前三季度該影響達到高峰后,保險行業業績將出現拐點,打開估值上行空間。政策方面,隨著個稅改革推進,個稅遞延型養老險的配套政策環境接近成熟,2016年末至2017年間出台的預期強烈,預計每年千億元級別增量保費將催化行業估值。
同時,保險業發展分化加劇。華泰証券分析師羅毅表示,壽險方面,保費持續高增長,整體風格回歸保障本質,但小型險企轉型成本較高,部分受損嚴重,其調整轉型面臨集中退保給付現金流壓力。財產險方面,由於車險費改影響,大型險企借用渠道優勢控制綜合費用率保持穩定發展,而小型險企虧損嚴重。目前,四大險企估值處於低位,后期修復空間大。
魏濤認為,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美元加息預期升溫,如果利率大環境溫和回暖,將有利於保險公司緩解資產配置壓力。大型險企新增負債成本基本在2%至4%之間,利差壓力相對較輕,有較充足的調整空間。此外,四家大型險企通過前期配置高收益低風險非標資產、配置高分紅、高股息股票,以及長期免稅債券、基金分紅等手段,目前基本保持淨投資收益穩定。伴隨股價上漲,個股估值有較明顯提升,但需注意短期交易風險。不過,中長期看,個股具備配置和相對收益價值,在基本面改善及政策支持增多背景下有更多上漲空間。
保費增速高企 基本面改善
羅毅表示,大型險企保費增速高企與基本面的改善支撐板塊估值回升。四大險企今年前十個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較去年提高18個百分點。在保費增長的同時,監管在投資端放開前端,支持險資調整配置,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配置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國泰君安証券分析師劉欣琦表示,在目前時點,建議投資者重視保險板塊投資機會。保險公司是具有銷售能力的資產管理公司,基本面驅動力包括投資收益率、負債成本和資產規模。未來行業在投資、負債端的邊際改善預期強烈。
劉欣琦認為,經濟逐步企穩,並伴隨著利率曲線穩步提升,這種外部環境利好保險公司投資,保險投資端復蘇可期。同時,大公司萬能險結算利率已下調,未來行業整體負債成本下降趨勢將顯現。一旦保險板塊基本面復蘇被市場關注,其估值修復空間有望在30%以上。此外,從三季報情況來看,保險處於嚴重低配狀態,其投資機會將是由基本面變化帶來的跨年行情,而不是博弈行情。
但保險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壓力也值得留意。丁文韜表示,上市保險公司存量保單負債的實際成本為2.0%左右,新業務實際成本在1.6%左右。上市保險實際負債成本水平顯著低於市場預期,主要是由於大型公司個險渠道優勢顯著,存量業務品質較高。隨著中國利率繼續下行預期增強,維持新業務的高利率加大了未來利差損風險,預計2017年大型保險公司將開始主動調整保險產品資金成本,下調存量業務非保証利益。
保險牌照申請存貓膩?保監會警告違者重罰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張文婷) 一面是社會資本大量涌入,一面是保險牌照“一個難求”,如此炙手可熱的金融牌照引得不法分子乘虛而入。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市場上有所謂的中介服務機構以幫助獲取保險機構牌照為名,牟取巨額利益。 對此,保監…【詳細】
人民幣匯率連續走低逼近6.85 專家:不會引起資本外流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李海霞 薛白)連續走低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近日再次引起市場關注。繼上周五6年多來首次跌破6.8之后,15日,中間價繼續大幅下跌204點,報6.8495,這已是連續第八個交易日走低。市場人士表示,單純的匯率價格變動…【詳細】
融資難、融資貴怎麼破? 多位行長開出“藥方”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李海霞)小微企業作為經濟增長動力、就業貢獻源泉,在新常態下,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銀行信貸業務天然具備規模經濟的特征,導致其在同等條件下更為偏向服務大企業、大客戶,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風險暴露導致其貸款環境更是“雪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