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VS刷臉 銀行鏖戰無卡取款

崔啟斌

2017年09月25日08:00  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銀行的ATM機取款方式也迎來巨變。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日前發布消息稱,中國銀行推出ATM掃碼取款服務。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多家銀行都在試水無卡取款方式,並已分為“掃碼派”與“刷臉派”,各派別在實施細節方面也有所差異。對於銀行的不斷創新,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科技的深入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銀行發展零售業務,也可增加客戶黏性。

掃碼取現需App驗証

事實上,掃碼取款這項功能早在2016年就已有國有大行、股份行推出使用。除中行外,還有建行、工行、農行、招行、中信銀行等也可辦理掃碼取款。對於銀行客戶來說,此次的創新為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取款不再需要帶銀行卡,刷手機即可。

從這些銀行來看,掃碼取款的服務基本都需要借助手機銀行App,不能進行跨行辦理。在每日累計取款限額、驗証流程等方面存在著細微差別。其中,中行在ATM機上掃碼取款單筆不能超過3000元,每日累計限額為5000元﹔工行的掃碼取現額度則以該行的工銀e支付單筆限額為標准,每日累計取款最高為1萬元。建行的客服人員表示,該行“龍支付”掃碼取款的單筆限額為2000元,每日累計取款限額為1萬元。

在辦理流程上,中行在使用手機銀行App掃二維碼之后,輸入取款金額和密碼即可取現。而工行是在輸入取款金額后還需使用工銀e支付驗証,成功之后才可取款。建行則需要在手機銀行上開通“龍支付”功能,掃碼取款。

“刷臉派”操作略顯繁瑣

當下,“刷臉取款”方式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近期,銀行業也開始陸續推出ATM機刷臉取款功能,實施此項服務的銀行主要有農行、建行、招行、匯豐銀行等。這幾家銀行盡管都採用創新的刷臉取款方式,但和掃碼取現一樣都不能跨行。此外,在每日取款限額、驗証方式、辦理流程等方面存在不同之處。

在每日取款限額方面,農行的單筆限額為1000元,每日累計取款最高為2萬元﹔早在2015年就開始試點“刷臉取款”的招行,其每日單卡累計取款限額為3000元﹔建行的“龍支付”也提供ATM機刷臉取款這一功能,和掃碼取現限額相同。

在辦理流程上,農行通過在ATM機上進行人臉識別之后,輸入驗証手機號或身份証、交易密碼即可取款。招行取款是在人臉識別驗証成功后,需要輸入手機號進一步確認身份,后續再輸入取款金額和密碼實現取款業務。而建行的客服人員表示,該行需要開通手機銀行的“龍支付”功能,還要下載隨芯用的客戶端才能進行刷臉取現(隻適用於安卓系統的手機),該行還沒有直接進行刷臉取款的服務。

零售金融增客戶黏性

近年來,金融科技為各大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銀行業也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大力推動零售業務的創新發展。其中,多家銀行不斷嘗試推進的無卡取現方式就是將新興的手機掃二維碼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與傳統ATM機取款服務相結合。

對於當下多家銀行嘗試取款方式的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蘇寧金融特約研究員李虹含表示,銀行之所以在這一方面轉型,主要是因為銀行的零售業務逐漸被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趕超,此外,隨著經濟新常態的變化,銀行的對公業務並不好做,如果零售業務也發展不好,那麼銀行的盈利性必將受到影響。對於銀行來說,做好零售金融業務或者用金融科技服務銀行客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進一步分析稱,隨著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手段逐漸現代化,在無形中給銀行造成了很大的外部競爭壓力。而實際上,銀行採用“刷臉取款”等新技術,在給客戶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其獲取客戶的便利性。實施刷臉服務之后能夠和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增加客戶的黏度,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多種產品的交叉銷售機會,提高服務客戶的深度和廣度。

對於銀行來說,順應當下金融科技發展的主潮流,加快在創新科技應用上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李虹含指出,在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銀行投入到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的應用當中。劉澄補充道,“銀行加入創新技術行列是大勢所趨,搶先應用科技就意味著可以擁有未來的制高點”。

(責編:李棟、趙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