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時,彼一時!
“受新規影響,現在針對客戶的理財需求,主要推出的是年金保險,這類產品具有理財功能,收益相對穩健,屬於固定收益類產品,並且大多是5年期以上的產品。”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在《証券日報》記者日前走做出上述這樣表示。
《証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中長期、年金類產品成為銀保市場的主流產品。同時,本報記者走訪銀行網點發現,銀行理財經理對於保險產品的推介熱情明顯不足,部分銀行還會勸說計劃購買保險產品的客戶購買“自家”的理財產品,有個別銀行網點甚至沒有代銷任何保險產品。
年金保險“當道”
保單可貸款
去年以來,保監會密集出台了《關於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於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等多項規定,對高收益率短期險保險進行了規范,定義了中短存續期產品及限額,要求兩全險死亡保額提升,責令終身壽險、年金不得設計成中短存續期產品,並要求今年4月1日后不得再銷售中短存續期產品。受此影響,銀保市場的產品銷售開始全面轉型。
近日,《証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時,理財經理無一例外的提到了“現在買最劃算,10月份就買不到了”。
據本報記者了解,銀行理財經理們提到的“10月買不到”的產品指的是5年內開始返還的年金險和兩全險以及附加萬能險的銀保產品。
今年5月份,保監會出台了《關於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明確禁止兩全保險及年金保險在5年內返還,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險、投連險產品,並規定2017年10月1日起執行,這無疑給了銀保業務重重一擊。
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給本報記者推薦了一款年金保險,根據他的介紹,該產品“交三年保終身”,投資者需在前三年分三期交費,附加的萬能險部分從第一年就開始復利計息,到第五年年底可一並取出本息。按照理財經理的測算,如果本息一直不取出,到第15年,收益率折算下來開始超過5%。同時,上述理財經理介紹道,“雖然和一些短期的理財產品相比收益率優勢不大,但重在穩健,可以保持一個長期的穩定性來抵御風險。並且,由於此款產品涉及五年內‘附加萬能險’,這款產品將是‘絕版產品’。”
在某國有大行網點,理財經理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為了讓保險產品回歸保障功能,監管部門出台了相關規定。10月1日起,高收益、返還快的產品將下架。我們銀行正在積極和各個保險企業對接,今后將推出類似20年或者更長期的重疾險、健康險等。”
在另一家國有大行網點,工作人員則表示:“現在3年期、萬能型的產品已經不賣了,基本都是中長期或者偏保障型的產品,比如類似於固收的年金保險或者是重疾險、健康險等。針對用戶理財需求,主要推出的是年金保險,這類產品具有理財功能,並且收益相對穩健”。
由於這類年金保險的期限較長,走訪過程中,多位理財經理在介紹時,強調了保單的流動性。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若您急用資金可通過保單貸款進行周轉,並不需要取出,累積增值是這類保險的亮點。”
本報記者查閱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的網售保險產品發現,近期在售的保險產品中,有不少產品在產品名字后面加上了可貸款保單價值的百分數,保單質押貸款比例最高可達合同現金價值扣除各項欠款后余額的80%到90%。保單貸款成為彌補長期期交產品保單流動性不足的一大利器。
不過,《証券日報》記者走訪過程中,還是發現了部分萬能型產品仍然在售。
以某國有大行為例,理財經理推薦了一款萬能險,“目前有一款五年期的萬能險,五年期收益率折合4.8%,保底收益率3%,滿三年后贖回本金不受損失。”
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也介紹了一款萬能型養老金保險,“有一款保險公司推出的產品,預期收益率4.7%,五年復利計息折合5.06%,保底收益率3.5%。”
理財經理熱衷“自薦”
部分網點不代銷保險
《証券日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銀行理財經理都放棄了推銷保險產品,轉而推銷“自家”的理財產品。
一家國有大行的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証券日報》記者:“現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不錯,客戶的購買積極性比較高。相反,我們行與一些保險公司合作的產品,由於期限較長,不太好賣。我行有一款90天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45%,您可以考慮一下。”
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則表示:“銀保渠道偏重理財屬性、保單存續期短、收益高、有返還的躉交產品往往容易銷售,現在這類產品已經下架,其他種類的保險產品銷售難度很大,尤其是保障類產品,根本賣不動,除非客戶主動詢問,我一般不會主動推薦或介紹。”
在本報記者走訪的個別網點,甚至沒有代銷任何保險產品。某股份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証券日報》記者:“目前我們網點沒有保險產品在售,您可以考慮銀行的理財產品,目前最合適的是一款180天的產品,預期收益率達到4.8%。”這位工作人員還解釋道:“目前其他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五年期的預期收益率也多在5%以下,您不如考慮銀行理財,流動性要好一些。”
北京個人住房貸款發放創新低 超八成用於無房群體需求 本報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王昊男)記者今天從北京銀監局了解到:6月北京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58.46億元,比上月減少59.69億元,環比下降27.36%,創“3·17新政”以來新低。 據介紹,新政實施以來,北…【詳細】
美色、親友、收益、高仿 當心四類互聯網金融詐騙手段 據新華社天津7月19日電 (記者周潤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平台投資理財,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新領域,編造各種互聯網金融騙局誘騙投資者。國內網絡詐騙舉報平台——獵網平台匯總並披露了近期高發的四類網絡金融詐騙,剖析詐騙手段,幫…【詳細】
三論做好當前金融工作:堅定深化金融改革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改革是國家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堅定不移地深化金融改革,對於加快轉變金融發展方式,開創我國金融工作新局面,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既有現實意義,也有長遠意義。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改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