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網點一日游”歸來,記者發現,在銀行網點了解信托與記者印象中的信托差異還是蠻大的。
在代銷信托產品方面,銀行網點人員的“吐槽”似乎頗多,個中理由,仍是以風險為主。在高端財富管理市場本應佔據舉足輕重地位的信托,在銀行網點中似乎總體不太受理財經理們待見。
不過,銀監會信托部主任鄧智毅在最新採訪中表示,去年底信托公司全行業受托資產規模達20.22萬億元,其中不良項目規模大概是1117億元,不良率遠低於銀行。
與此同時,據記者推測,銀行理財經理對信托產品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也可能是代銷信托激勵措施相對其他產品不具競爭力,或信托產品本身供不應求有關。當然,也可能是出於對自家產品信心更足或是令有業績任務。如真如記者所想,那麼部分理財經理的投資建議就可能是“別有用心”之舉。事實上,除了個別銀行應記者要求認真介紹了信托產品外,多名理財經理均對自家產品喋喋不休。如此態度,很難說真的是為投資者負責。
除此之外,銀行代銷信托產品的收益率也令記者大跌眼鏡。根據上周用益信托周報數據顯示,上周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中,1年-1.5年期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6.7%,1.5年-2年期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高達7.5%,2年及以上平均預期年收益率則在6.82%。而記者在多家銀行問詢到的數據,大多集合信托投資期限在2年-3年之前,收益率卻均在6%以下——換而言之,信托產品賴以保持高吸引力的最有利武器——收益率優勢,體現的不是非常明顯。
財政部部長肖捷回答記者提問 “肖捷風格”:新財長如何傳遞中國信心? 3月7日上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堪稱財政部部長肖捷在公眾面前的“首秀”,從2016年11月7日上任算起,這一天正好是四個月。年度、季度、月,是財政的三個重要節點,這位新財長上任剛剛一個季度加一個月,卻要面對上一個年度的總結,以及…【詳細】
央行:截至2月末中國外儲重回“3萬億”關口 據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李延霞、吳雨)在1月份突破3萬億美元的整數關口之后,2月份中國外匯儲備重回“3萬億”。中國人民銀行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051.24億美元,較1月末上升69億美元。 …【詳細】
委員:用新手段治理非法集資新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金融脫媒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非法集資活動更加隱蔽、形式更加多樣。當前非法集資活動呈現出以下這些新特征、新問題:犯罪手法翻新升級,“泛理財化”特征明顯,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民間投融資中介公司、P2P網貸公司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