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马上就要公布,希望专家学者贡献智慧展望宏观经济形势。人民网愿与大家携手坚定信心,砥砺前行。
洪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承受下行压力,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


 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出现了2010年以来绝无仅有的小平台,一系列指标正表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在不断增加。如果经济能够在2017年实现与中高速增长平台对接,那么所谓“L”型的转换将在今年确认。同时,“新常态”“新”意明朗之后,“常”待实现,而今年有望进入“常”之年。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李稻葵
  去产能效果显现等三方面因素,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未来的走势还要取决于经济自发增长的能力。

	华软资本管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广宇
  新实体发展应注意依靠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投资范式、新的产权环境、走天生全球化的道路五大方面。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 张智威
  中国经济之喜在于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初显成效,非银金融机构杠杆在降低;而中国经济之忧在于房地产泡沫反映的经济虚实有点失调。

	长江养老保险党委书记兼总裁 苏罡
  养老金从全球来看是期限最长、最稳定、追求长期回报的资金,加大其积累有可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杠杆带来推动力。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
  中国利率水平提高减少了因美国加息产生的吸引力。还有一些非正常流出的管制等也企稳了外汇储备。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
  中国的减税要重在税制转型,转型方向是从间接税为主到直接税为主。所有减税减负,必须同时伴有中央的地方的相互支持和配套。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姚余栋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姚余栋
       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即将开始的缩表进程将使得全球全球基础货币下降,预计M2将出现断崖式下跌,全球经济将面临流动性问题。在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央行都要开始收缩时,人民币将肩负起缓解和改善全球流动性的使命。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黄剑辉

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首席经济学家 王家春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 金海年
 人民网财经部、产经部主任  柴哲彬
人民网财经部、产经部主任  柴哲彬
           由于人工智能早期是没有盈利的,更多依靠风险投资和创新投资模式来生存,在发展上还需要我国未来金融体系的帮助。
  由于人工智能公司更多的是依赖消费制造业的增长,如果和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经济融合,也可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空间。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袁渊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袁渊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戴兵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戴兵 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 刘陈杰
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 刘陈杰 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 董少鹏
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 董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