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沪指继12日拉出半年以来最大一根阴线之后继续呈现出下跌走势,沪指3100点风雨飘摇。受到股市低迷的影响,一些已经拿到定增批文的上市公司,因为定增价一直处于配套募集资金的发行价格以下,定增价与市价“价格倒挂”,好不容易取得的定增批文自动失效。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则是鉴于市场融资环境不佳,不得已终止了定增申请,这让一些专业押宝上市公司定增的投资者心里“哇凉哇凉的”。
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12月9日,紫光学大(原名银润投资)公告,终止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2015年8月份,银润投资曾发布定增预案,拟19.13元/股的价格发行2.88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55亿元。此后,紫光学大对这份定增方案进行了三次修订,现已借钱完成对学大教育的收购,并撤回申请文件。紫光学大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非个案,从2月份至今,有10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批文因批文过期导致自动“流产”,有50多家上市公司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宣布终止定增或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从定增批文自动失效或者终止定增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来看,导致定增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常见的情形不外乎两种,一是市场低迷,导致原先融资规模庞大的定增方案得不到市场投资者的有力支撑;二是今年以来,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趋严,特别是对上市公司定增审查日趋严格,很多上市公司的定增申请无法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
市场低迷的原因似乎很明显,今年以来,沪指围绕3000点左三圈,右三圈,基本上是在2700点到3300点打转转。即使是在12月沪指冲到3300点,70%的个股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股价依然是在低位徘徊,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恰恰是定增的主力军,股市的低迷让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意图通过定增再次融资的努力全都泡了汤。
至于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趋严,这似乎已经成为今年监管部门的“新常态”。尤其是临近年末,市场不断传来有关叫停上市公司定增的各种版本,这也使得想搭上定增班车的上市公司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期望早日定增过关。
其实,在今年下半年新股发行速度日趋加快的背景下,对于上市公司定增一定程度上的“凉拌”绝对是合时宜的一种举措。毕竟来说,多达600多家公司等待IPO批文的“堰塞湖”就在那里。再融资让位于新股IPO,不光是今年才有的现象,明年这幅场景估计仍会持续下去。
项俊波:保险机构绝不能成为资本市场上众皆侧目的野蛮人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张文婷)一年以来,保险资金在市场上可谓赚足眼球。据保监会网站消息,今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保监会专题会议上提到,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他提出,保险资金…【详细】
举牌推手“万能险”再被监管警示 保监会将制定刚性约束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张文婷)在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背后,万能险账户多次出现在股东名单中,万能险这一险种也被部分公司当作投资“利器”,在市场纵横捭合。对此,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保监会今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表示,要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详细】
ATM转账"后悔药"被利用 升级版"诈骗术"悄然形成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 (罗知之)为防范打击电信诈骗,中国人民银行9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自12月1日起实施。其中指出,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ATM)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