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啟動至今車險費改已走過三個階段  車險完全市場化自主定價啟程

冷翠華

2018年06月01日08:18  來源:証券日報
 
原標題:從2015年啟動至今車險費改已走過三個階段 車險完全市場化自主定價啟程

車險自主定價的試點已經啟程。繼銀保監會明確在廣西、陝西和青海三地進行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試點之后,5月2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試點地區費率方案報送的有關要求。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車險費率完全市場化的改革之路必然繼續向前推進,同時對改革過程中的市場亂象也嚴加防范,重點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

從銀保監會的要求來看,盡管險企可以自行決定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的范圍,但必須向銀保監會報送多達幾十項的詳細指標,要求非常細致。

車險費改

向終極階段進發

一次、二次、三次,從2015年啟動至今,車險費改已經走過了三個階段,險企的自主定價范圍逐漸擴大。近期,廣西、陝西和青海三個地方開始自主定價的試點,意味著車險費改開始向完全市場化的終極階段進發。

截至昨日,《証券日報》記者根據銀保監信息統計發現,共有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國壽財、國任保險、珠峰保險、天安財險等36家財險公司已經申報了第三次車險費改之后的條款和費率。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險企申報自主定價的車險產品。

商車費改的核心內容之一是調整險企的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范圍,首次費改以“雙85”為主要特征(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下限可至0.85),第二次費改變為“單85”或者“單75”,第三次費改進一步下調下限,區分不同地區,有的地方調整為“雙65”。近期,桂、陝、青三地開始試點車險自主定價。

“也就是說,銀保監會不再限制車險的最低價,險企完全根據自身經營情況來確定系數下限。”合眾財險車險事業部商務拓展主管劉啟立表示,從三地試點開始,車險將最終完全實現市場化目標。監管部門之所以一步一步放開,主要是希望市場平穩過渡,也是對險企的一種保護,防止業務出現劇烈變動。

那麼,費改進行到現在,車險市場出現了怎樣的變化?根據中國保信剛剛發布的2017年全國商業車險風險地圖,去年,全國商業險投保率為81.8%,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商業車險單均保費為3553元,同比下降4.0%﹔商業車險主險單均保額為82萬元,同比提高11.4%﹔商業車險平均出險頻度為28.0%,同比降低2.3個百分點﹔案均已結賠款為4892元,比去年提高8.8%。中國保信表示,這說明商車改革使消費者受益,同時,NCD(無賠款優待)、違章行為等費率浮動機制,對改善駕駛行為、降低出險頻度起到積極作用。

責任到人頭

方案要細致

當然,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是,在車險費改過程中,很多地方費用率明顯上升,部分地方存在惡性競爭的問題。對此,保險監管部門採取了嚴厲的整治措施,對車險自主定價試點地區,銀保監會對車險費率方案報送提出了十分詳細的要求。

銀保監會指出,各財產保險公司制定費率方案時,應嚴格遵循合理、公平、充足的原則,不得存在導致不正當競爭的因素。同時,各財險公司分管精算的高級管理人員或總精算師對費率方案的制定負責,分管車險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對費率方案執行情況的管控負責,上述高級管理人員應簽署責任聲明書。總精算師(或精算責任人)對費率方案出具精算評估意見並簽名。

各財產保險公司應報送費率折扣系數的取值范圍和厘定規則,包括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兩項,同時還應報送手續費的取值范圍和使用規則。

根據費率方案表,《証券日報》記者看到,保險公司還需要報送2017年7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商業車險保單的實際結果,包括保單年賠付率、保單年費用率、固定費率用、保單中介機構費率用平均值、保單年個人代理人費用率平均以及保單年成本率等,並對擬報新費率體系下商業車險保單的上述指標進行測算。

同時,險企還需要報送不同渠道以及不同車種的業務情況,包括保費,含NCD的保費,自主核保系數、自主渠道系數的最高值、最低值以及平均值等一共24項詳細指標,並對擬報新費率體系下保單年度結果進行測算。

此外,保險公司還需要上報2015年到2017年的車險財務數據,包括綜合賠付率、綜合費用率和綜合成本率,同時從今年一季度開始要求每個季度對上述指標進行上報。

“地板價”放開

市場不會大亂

回顧過往,每次車險費改方案一經推出,市場上的聲音一致為“一降到底”、“直接打到地板價”。保險監管機構一步步放開,保險公司就一步步跟進,而在車險自主定價完全放開之后,市場會不會大亂?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真正放開之后保險公司反而要去尋找符合自身情況的真正的底部,初期的陣痛難以避免,但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之后市場會進入到平穩狀態。

四川某保險機構負責人告訴《証券日報》記者,去年監管部門對部分險企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重罰之后,市場明顯規范了許多,誰也不敢“往槍口上撞”。他認為,即使下一步完全放開自主核保和自主渠道系數,市場也不會大亂。

劉啟立分析道,車險費用率隨著費改的推進而節節升高,與險企內部考核有關系,在面對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時,提高費用率是保住險企的市場規模和份額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當改革真正進入到最終階段,市場預期將逐漸穩定,保險公司必須結合自身情況來確定適合自己的經營思路,費用率也會逐漸進入到穩定期。

此外,根據銀保監會開展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試點的通知,此前嚴格實施的“三率閾值監管”(綜合成本率、綜合費用率、未決賠款准備金提轉差率)並未被提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以后這種監管方式可能會慢慢淡化,最核心的監管指標是償付能力充足率。

(責編:朱一梵、李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