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國內市場的不確定性使得保險公司將一部分精力投向海外市場。無論是在負債端介入“一帶一路”相關項目,還是在資產端把握海外投資的機會,保險公司都面臨一定機遇。分析人士認為,“一帶一路”戰略除了可以擴大保險產品覆蓋面,還將繼續推動保險資金積極投資。但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風險依然不容忽視。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規模快速增長,企業海外投資遇到的風險愈發突出和復雜。
拓展保險業空間
近日,美國方面有關人士與中國保險公司接洽的消息引發行業內對於保險公司海外投資的更多討論。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承受一定考驗,但保險業增長強勁。隨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和監管層放管結合的監管舉措不斷推出,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謀劃投資海外市場項目。由此,保險業面臨多方面契機。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正迎來新的增長期。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個季度,中國企業共在36個國家建成初具規模的合作區77個,累計投資233.9億美元,入區企業1467家,創造產值665.1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25.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9.7萬個。2016年1月至11月,中國企業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1617億美元,超過2015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55.3%。
就保險業而言,“一帶一路”的巨大機遇已經顯現。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表示,保險業是構建風險管理和保障體系的主體,在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互聯互通、項目投資、貿易合作,特別是風險比較集中的能源、資源、裝備、工程等合作領域,工程保險、責任保險、貨物運輸保險、船舶保險、能源保險、海外投資保險、信用保險、重裝備保險,以及海外工程的財產保險均可以有力地發揮風險管理和保障作用。
風險不容忽視
周延禮表示,“一帶一路”企業海外投資是保險風險管理方案載體。“一帶一路”企業海外投資是保險選擇融資服務的目標。目前,中國保險業的跨境服務仍處在起步階段,發展速度相對滯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國開始逐步推進保險資產配置多元化和全球化進程,進一步提升保險資金境外投資能力建設水平。
實際上,保險投資“一帶一路”的紀錄正在不斷被刷新。截至2016年末,保險資金在“一帶一路”領域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5922.64億元。分析人士認為,“一帶一路”戰略除了可以擴大保險產品覆蓋面,還將繼續推動保險資金更加積極投資。據測算,到2020年,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將達到8000億美元,而目前“一帶一路”的資金平台最多能提供2400億美元,需要從更多的投資渠道、民間資本中獲得資金支持。而“一帶一路”戰略中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需求恰與保險資金相契合。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風險依然不容忽視。Dealogic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我國企業跨境收購的失敗率逐年降低,但仍居全球最高水平。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規模快速增長,企業海外投資遇到的風險愈發突出。
而搭建商業生態圈,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提供更多的整合資源平台服務,已成為金融業的一大趨勢。近日,江泰投資貿易服務(深圳)有限公司(簡稱“江泰投資”)開發的“優投網”平台上線,其主要為中國企業全球投資貿易提供相關服務資源。“優投”從出發點到運營機制,不是簡單的將信息撮合或者供需配對,首先要幫助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省錢,進而幫助走出去中國企業掙錢,幫助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更加省力地進行投資和融資。
江泰國際合作聯盟主席、江泰保險經紀董事長沈開濤對中國証券報記者表示,“優投”涵蓋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貿易的四大領域,包括兼並收購、投資建廠、工程承包和商業服務。這不僅符合中國當下形勢,高度匹配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需求,又切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現狀。投資貿易服務平台將有利於政府監管對外投資的動向,有利於引導幫助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外投資夯實基礎,提振實體經濟。
央行回應第三支付備付金集中存管:存放分散有三大隱患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李海霞)近日央行印發通知,明確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工作要求,支付機構應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央行表示,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詳細】
央行集中存管第三方支付備付金 首次交存比例為兩成左右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李海霞)爭議已久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近日終於下發。13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客戶備…【詳細】
防控風險成保險監管重點 險企不可做“野蠻投資者”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張文婷)2017年保險監管會議12日召開。回顧2016年,全國保費收入破3萬億元。在行業迅猛前進的同時,如何平衡風險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成了2017年保險監管的重頭戲。對此,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監管會議上表示,“要把防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