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正重塑銀行業客戶服務內涵,其客服中心也正從單一呼叫中心轉向綜合交互平台。
中國銀行業協會7月5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銀行業客服中心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至2016年末,提供微信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89%,提供互聯網渠道在線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70%,提供短信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68%,提供郵件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55%,提供手機客戶端(APP)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42%,提供視頻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27%,提供微博服務的客服中心佔比26%。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銀行業客服中心人工接通電話量較2015年有所下降。《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人工接通電話量為10.45億通,較2015年下降1.42個百分點。
此外《報告》顯示,2016年銀行業客服中心電話人工服務平均應答速度為15秒,與2015年持平﹔截至2106年末,銀行業客服中心從業人員為5.36萬人,較2015年增加8.3%。
“話務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是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銀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他介紹,以前當話務量暴增時,客服中心的傳統做法是大量招聘客服代表來提升運營能力,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加之人工智能技術興起,智能機器人客服正受到各家銀行的青睞。
具體來看,借助語音識別、大數據、搜索引擎技術,客服中心可以把客戶問題、知識標准問法、知識標准答案三者對應匹配。在此基礎上,智能客服能夠自動、精准地回答客戶的一般性提問,還可全天候待命,通過多個渠道同時與多個客戶交流,提高了服務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
“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的溝通行為、習慣也相應發生了變化,他們更希望獲得個性化、高效率、隨處可得的銀行客戶服務。”上述負責人說,因此銀行業客服中心由單一中心向綜合交互平台轉變勢在必行。
目前,“語音識別技術”已先行先試。業內人士介紹,傳統人工接通電話模式使用的是“互動式語音應答(IVR)技術”,但缺點是需要客戶頻繁操作。例如,客戶接通電話后,要根據語音導航系統的提示,按下相應的數字鍵來選擇相應的業務菜單,常常會出現客戶找不到所需菜單功能最終放棄接聽的情況。
“語音識別技術”則直擊上述問題的痛點。具體來看,客戶撥打客服電話后,不用跟隨語音導航,隻要說出自己的需求,后台就可以完成自動識別,直接轉至相應的自助服務,從而實現了IVR菜單扁平化管理,提升客戶使用的便捷度。(經濟日報記者 郭子源)
三部委協力規范校園貸 網貸機構一律停發 本報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歐陽潔)發高利貸、暴力催收、裸條貸款,讓校園貸一直暴露於聚光燈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從事校園貸業務的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網貸業務標的,並根據自身存…【詳細】
証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實施 買賣股票權利不受影響 本報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許志峰)《証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証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28日介紹,目前,《辦法》實施准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對於《辦法》實施后,中小投資者還能否自由買賣股票,鄧舸強調…【詳細】
人社部: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本報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白天亮)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壓力日漸增大,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廣受社會各界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回應稱,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養老金可按時足額發放。 這位負責人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