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成都农商银行五年发展纪实【2】

2016年06月16日10:09 | 来源:四川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成都农商银行五年改革发展纪实

牢记宗旨夯实发展基础

引进战略投资之后,成都农商银行牢记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经营宗旨,充分利用安邦保险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加上地方法人决策链条短、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围绕“以客户为中心”,在“支农”上出硬招,在“支小”上出实招,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为全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金融活,“三农”的“任督二脉”才畅通。成都农商银行利用多年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经验,结合各项政策优势,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产业链金融、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近年来,成都农商银行有效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贷款,并在多地进行试点,取得了突出成效。截至2015年末,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贷款余额31.68亿元。

同时,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惠农时贷”、“专合贷”、“金链条”等特色支农产品为抓手,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批量拓展,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种养大户与农户共同致富。截至2015年末,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为205个,金额30亿元。

为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成都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三个一”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在成都市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配置一名金融服务联络员、建立一套金融与村级公共服务联动的机制,目前已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2065个,配备金融服务联络员600名,乡镇网点覆盖率超过90%,金融服务便捷度进一步提升。

通过多年努力,成都农商银行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692亿元增加到1244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0%,占比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第一。

在深耕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在“支小”上出实招,创新推出“惠小·税金贷”、“天府随心贷”等特色“支小”产品,积极运用“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定向支持“万家千亿”、新三板等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330亿元增加到667亿元,申贷获得率92.3%,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

在“支小”的基础上,成都农商银行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支持天府新区、北改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好地推进成都转型发展。几年来,成都农商银行先后投入超过80亿元用于支持天府新区建设,投入超过50亿元用于支持“北改”工程;与武侯、金牛等地合作开展“拨改租”项目融资,涉及金额99亿元。截至2015年末,全行政府类项目贷款余额超过了590亿元,占对公贷款总量的50.42%。

适应新常态下客户对投融资产品的新需求,该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先后推出了原酒质押、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险贷款等特色业务,通过创新担保方式、简化操作流程,为广大中小客户提供多种选择,有效弥补了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等弊端。此外,该行已与国内外600多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推出数十种国际业务产品,满足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需求。

(责编:张文婷、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