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研行业来看,电子和医药生物两大行业受青睐
险资作为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随着2016年第三季度股市企稳,险资权益类配置已开始回升,进入第四季度,险资调研上市公司的步伐也在加速。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同花顺统计发现,11月1日至20日,险资调研了170家上市公司,共计329次,而10月份同期险资仅调研了23家上市公司共计60次,因此,无论从调研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次数来看,险资调研量迅速增加。从行业来看,电子和医药生物两大行业受到险资青睐。
从11月1日至20日险资调研的上市公司来看,其中,华斯股份和科华生物获得险资超过10次以上的调研。
从险资调研的频率来看,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排名前二,其中,中国平安调研了包括田中精机、以岭药业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共计44次;中国人寿则调研了*ST易桥、诚志股份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共计37次。另外,泰康人寿也调研了包括博创科技等在内的上市公司达23次。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合众人寿、华安保险、华夏人寿、太平洋保险等4家险企调研的上市公司次数也均超过14次。
另外,恒大人寿调研了宏大爆破和优博讯两家公司;前海人寿则调研了光环新网、科华生物、以岭药业等上市公司;安邦保险调研了华斯股份、科华生物等4家上市公司。
险资调研上市公司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未来的投资偏好。当前,部分保险资管机构已经开始纷纷谋划下一年度投资策略,在大类资产配置上,部分保险资金已经出现或计划从固定收益类资产中适度撤出,转战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权益投资领域。
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目前利率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下,适度提升风险偏好是险资配置的自然需求。一方面,蓝筹股具有稳定的现金分红,且不受市场利率直接影响,当前部分银行、地产蓝筹股分红率超3%,已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另一方面,与固收类资产不同,股票可以永久持有,相当于期限无限长的债券,无再投资风险,如果未来资本市场走牛,还可卖出获取资本利得。
保险牌照申请存猫腻?保监会警告违者重罚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张文婷) 一面是社会资本大量涌入,一面是保险牌照“一个难求”,如此炙手可热的金融牌照引得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市场上有所谓的中介服务机构以帮助获取保险机构牌照为名,牟取巨额利益。 对此,保监…【详细】
人民币汇率连续走低逼近6.85 专家:不会引起资本外流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李海霞 薛白)连续走低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近日再次引起市场关注。继上周五6年多来首次跌破6.8之后,15日,中间价继续大幅下跌204点,报6.8495,这已是连续第八个交易日走低。市场人士表示,单纯的汇率价格变动…【详细】
融资难、融资贵怎么破? 多位行长开出“药方”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李海霞)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动力、就业贡献源泉,在新常态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银行信贷业务天然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导致其在同等条件下更为偏向服务大企业、大客户,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风险暴露导致其贷款环境更是“雪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