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新辦就2016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沒有聽說有關“強制結匯”的消息,目前個人購匯總體平穩,個人購匯政策沒有變。今年1月份以來個人日均購匯環比和同比均有所回落。
個人購匯政策堅持兩個沒有變
今年年初,外匯局加強了對個人購匯的申報要求,市場上有人擔心個人結售匯政策會因此大大收緊。昨天,王春英介紹稱,從監測的數據看,政策實施以來,全國各地個人購匯總體平穩。今年1月份以來個人日均購匯環比和同比均有所回落。這說明個人對這一政策的理解比較准確,情緒也保持了基本穩定。
王春英認為,這應該跟個人購匯政策堅持兩個沒有變有關。一是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每年依然是5萬美元額度,能夠滿足絕大部分人的經常項下實際需要。二是與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留學、旅游等用匯政策沒有變。出國留學,便利化額度內購匯超過便利化額度的,提供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証、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學費証明或者是生活費用証明就可以去銀行購匯。出境旅游,可以在便利化額度內按需購匯,也可在境外使用銀行卡消費,用匯不受影響。此外,居民個人經常項下其他用匯需求,如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購買非投資類的保險以及各種咨詢服務等,購匯政策也沒有變。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影響減弱
美聯儲已經在去年12月份加息,市場預計美聯儲在2017年還會有幾次加息,外匯局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呢?
王春英回答稱,對比2015年底和2016年底兩次美聯儲加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受到的影響是有所減弱的。兩次美聯儲加息以及加息之前的預期變化都導致了美元匯率走強,2015年四季度美元指數上升2.4%,2016年第四季度上升7.1%,都使得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短期內增加,但影響程度不同。2016年第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下降1559億美元,較2015年四季度少降了15%,其中12月份少下降了62%。
她還強調,美聯儲加息的溢出效應是全球性的,各國受到的影響大小將主要取決於其經濟基本面。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狀況、金融市場穩健程度和社會穩定性在全球范圍內仍是表現良好的,在應對美聯儲加息沖擊中具有一定優勢。
外匯儲備仍將圍繞合理區間上下波動
最近兩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快速下降至3萬億美元左右。有經濟學家說,外匯儲備其實2萬億也足夠。
針對外匯儲備的規模問題,王春英表示,沒有必要對某個數值過度炒作。各種金融指標數據上下變化都是正常的。從對外支付能力和債務清償能力看,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是十分充裕的。關於儲備規模,全球尚沒有統一的度量標准。從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看,國際支付和清償能力依然很強,能夠很好地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專家解讀習近平達沃斯演講: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 “這是時代領導者應有的擔當,更是各國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在17日開幕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呼吁世界各國,要主動作為、適度管理,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詳細】
央行回應第三支付備付金集中存管:存放分散有三大隱患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李海霞)近日央行印發通知,明確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工作要求,支付機構應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央行表示,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詳細】
央行集中存管第三方支付備付金 首次交存比例為兩成左右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李海霞)爭議已久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近日終於下發。13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客戶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