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抱团取暖”消费股 散户跟风要慎重

杨欣

2017年03月15日08:07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欣)随着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各大机构去年四季度投资布局情况逐渐显现。其中大消费概念股被各机构大鳄扎堆持股。不过,机构抱团持股的热门股很大程度上也会面临机构集中抛售的风险,毕竟目前机构获利已大,波段性调整出现的概率很高,散户盲目追高会有风险。

机构称利好还未兑现

数据显示,2016年开始公募基金开启了一轮大的风格切换,对业绩和估值逐渐看重,对消费股逐渐加仓。到2016年四季度,基金重仓股中消费股占比已经达到23.2%,接近历史最高峰。

此外,从目前已经公布的2016年年报情况中QFII持股情况看,基本一半为主板个股一半为中小创个股,但风格上更偏爱大消费类个股。截至去年年底,QFII持仓金额最高的公司为福耀玻璃,持有市值第二大和第三大的个股是汤臣倍健和西藏珠峰。除汤臣倍健外,去年四季度新进力度较大的还有两只医药行业个股——上海凯宝和千金药业。

社保基金也偏爱消费股,其中持有房地产、医药、零售、纺织、其他金融业等较多。

尽管消费股近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涨幅,但机构人士似乎仍看好后市。三月经济数据不差,中游企业盈利有望持续改善,大量上市公司尚未公布年报和一季报,目前应该算是利好未兑现。

选消费股宜重“品牌”

资深市场人士刘先生认为, 2003年以来,基本上在每次A股出现趋势性调整阶段,主动偏股基金都会加大对消费股的持仓,例如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一般零售等,最终消费股的持仓一般会占到总持仓的三分之一。

有谨慎派人士认为,随着很多消费股估值的明显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

中信证券市场人士陈慕林认为,行业成长空间、行业增速、行业增长的持续性、估值和市场预期应该成为投资者筛选个股的硬性指标。

尤其要关注“品牌”效应,品牌是消费股得以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被市场认可的品牌和一批忠诚的消费者是消费股的重要基础。消费类公司中,在拥有强大品牌的基础上若能拥有细分行业中最强大的优势,那么这将进一步加大这个企业安全边际。

(责编:李栋、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