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两套房12年赚了16倍 卖房保壳救股市靠楼市?

孙杰

2016年09月22日07:36  来源:北京日报
 

  “笑话,一个做通信设备的上市公司,卖两套房就差点儿成了房地产公司。”有网友调侃。前晚,深交所上市公司*ST宁通B发布公告称,公司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北京西城区槐柏树街11号楼两套超过140平方米的房产。这两套2004年购入的房产,12年后竟大赚16倍。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房子能成功出售的话,将可能大幅增加*ST宁通B全年扭亏的几率,为成功“保壳”加码。

  卖两套房就能“保壳”,这事儿说来匪夷所思。当下楼市疯狂,更加剧公众的担忧:开公司不如炒房子,畸形房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继续蔓延下去,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两套房12年赚了16倍

  *ST宁通B原本非常正常的出售资产公告,怎么一下子火起来了?

  据了解,*ST宁通B所要出售的这两套房产,位于北京相来家园小区,片内对应的小学是北京小学,中学为北京十四中,是所谓的“学区房”。

  根据公告,这两套房的建筑面积分别是141.31平方米和141.60平方米,房屋所有权人为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即*ST宁通B),所在层数2层,建成年份为2004年,设计用途为住宅。

  据了解,2004年该公司购置该房产,供公司部分在京营销工程人员办公居住使用。按公告说法,拟转让的这两套房产原值总计214.71万元,截至2016年7月底,已计提折旧84.97万元,账面净值总计129.74万元。

  经过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7月31日,*ST宁通B拟处置的两套房产账面价值为129.74万元,评估值为2272.62万元,增值额为2142.88万元,增值率1651.68%。也就是说,买房12年赚了16倍。

  如按公告中的评估值计算,这两套房产每平方米约8万元。但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一位居民表示,现在小区房子大概都卖到每平方米12万元到13万元了。小区附近一房产中介说,本月19日刚成交了一套住房,也是槐柏树街11号楼,面积144平方米左右,成交价是1310万元,每平方米价格将近9.1万元。

  照此计算,*ST宁通B所出售的两套房,可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卖房钱竟成“保壳”救命钱

  2272.62万元对*ST宁通B来说是“救命钱”。

  *ST宁通B是央企普天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设备。近年来由于市场因素等原因,公司盈利下滑,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今年3月30日起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今年继续亏损,公司就可能被强制中止上市。

  今年4月回复深交所问询时,该公司表示正在积极实施扭亏脱困方案,力争当期扭亏为盈。不过从今年上半年年报看,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公司仅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6.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10.91万元。

  也就是说,过了半年,公司仍在继续亏损。

  显然,如果没有重组计划或资产出售,*ST宁通B仍然很难扭亏,很可能会触发退市。公告称,根据初步测算,如按评估价值成交,这两套房产转让预计产生净收益约1200万元。“既可及时盘活非经营性房产资源获取一定现金流,用于缓解公司当前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程度,又可有效释放低效无效存量资产的社会商业价值实现溢价盈利,为公司完成年度预算和改善盈利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公司能够成功出售这两套房产,那么上半年的亏损部分将被抹平,公司“保壳”的成功几率会大大增加。

  畸形房价负面效应或加剧

  靠卖房子来“保壳”,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共鸣,刷爆朋友圈。“楼市的虚火温暖了脆弱的实体企业,创啥业啊,上啥市啊,做啥实业啊,都去买房吧。”网友调侃道。

  此前还有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为正但不足500万元的上市公司就有115家,而这样的利润不过是北京五环内一套房的价格。

  其实,卖房盈利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服装业龙头雅戈尔近年来游走于地产。其2016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67亿元,其中服装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22.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7.2%,净利润3.95亿元,较去年同期缩水21.91%。而受益于房价高位运行,雅戈尔房地产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44亿元,小幅增长2.29%;净利润11.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34%。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些事凸显了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的畸形事实。房价畸形上涨,学区房10年时间十几倍的收益,远超其他任何资产的升值。“对实体经济起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示范作用,在过去十几年,做任何实体经济也不可能有十几倍的收益,而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通过炒房收益,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恐慌,很可能导致更多的资金脱实进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认为,这对经济发展以及上市公司的发展确实不利,这也不是一件正常的、符合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导向的事情,如不加以控制,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快评

  卖房能扭亏 谁还搞经济

  祁梦竹

  卖房、扭亏、保壳,一则上市公司公告,引起社会热议;12年赚16倍,上千工人干一年不如卖套房的收益大,又戳中哪些痛点?

  诚然,如卖房保壳的行为在相关规则允许之内,也无可厚非。但这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

  首先,楼市过热的话题,既老生常谈,却又总有新鲜事来抓取眼球。天价学区房、地王频出等新闻层出不穷,舆论关注、网络狂欢的幌子之下,是大多数人心中的“高房价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奇葩个案只是冰山一角。如今,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挣钱,但在房地产领域收到较高回报,靠买房卖房换取利润已司空见惯。久之,是恶性循环。大量资金转而投入房地产,一方面炒疯了楼市,一方面打击了实体经济发展。资源错位,让创新没了动力,让发展少了基石,让企业、产业丧失了竞争力。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由此看,“卖房扭亏”只是治表;只有“刮骨去毒”,忍得一时痛,从根儿上动刀,才能“此患乃除”。

  相关部门能通过更加有效的调控手段、建立更加合理的保障房机制、政策等,让更多人实现“居者有其屋”,引导房地产更健康发展,房价逐步趋于合理,那么“天价房”类的消息就会少一些。

  出台更合理的引导政策、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引导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企业将眼光从楼市收益转移到创新收益上去,通过创新引领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企业、产业才能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卖房扭亏”的尴尬新闻就会少一些。

  “卖房扭亏”的新闻总会过去,有毒不刮则“积病攻难愈”。

(责编:李栋、李海霞)

相关专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