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寿险规模保费格局再生变 7家公司规模保费下降超六成

郭家轩

2017年10月16日08:33  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保监会发布1-8月保险统计数据,前8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7654.18亿元,同比增长20.45%。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901.06亿元,同比增长14.44%;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753.06亿元,同比增长22.59%。

  值得一提的是,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以投连险和万能险为主)4490.28亿元,同比下降54.94%。业内预计,在《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134号文”)10月执行后,这种变化预计还将持续。

  保险业回归保障步伐加快

  尽管前8个月,保险业整体仍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保险业回归保障的步伐加快,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压力已越发紧迫。

  统计显示,今年1-8月,有36家寿险规模保费同比下降。其中,有7家公司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过60%,分别为中法人寿、安邦养老、中华人寿、和谐健康、弘康人寿、前海人寿及华汇人寿。

  具体来看,7家公司中,中法人寿规模保费同比下降99.77%,安邦养老同比下降87.95%,中华人寿同比下降81.70%,和谐健康同比下降73.69%,弘康人寿同比下降68.77%,前海人寿同比下降62.66%,华汇人寿同比下降60.89%。

  不难发现,上述寿险公司多数曾依靠资产驱动型模式快速扩大保费规模。而随着一系列监管新政出台后,依靠资产驱动型模式这一“捷径”已无可能。

  在这一变局下,受保费增速影响,寿险公司的竞争格局也有望生变。例如,受监管因素影响,安邦人寿曾一度高歌猛进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大幅下滑。今年1-8月,位列寿险业规模第三的安邦人寿规模保费同比下降29.29%,与位列第四的太保寿险规模保费的差距已从1-7月的587.71亿元减少至429.34亿元。反之早已开展价值转型的太保寿险前8个月规模保费则同比增长28.73%。

  同样在四大上市险企中,除了1-8月,正在转型中的新华人寿规模保费同比下降8.43%外,其他两家均实现稳步增长。中国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4027亿元,同比增长17.8%;平安寿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36.6%;8月单月保费234.1亿元,环比增长4.7%。

  在此背景下,上市险企也正迎来发展机遇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平安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累计涨幅超过30%,中国人寿累计涨幅接近20%。

  分红型年金保险或将提高返还比例

  事实上,寿险行业还面临着更大的考验。被称为史上最严保险新规的134号文已在今年10月开始执行。按照要求,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或投连险;两全、年金保险,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并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这意味着,此前市场热销的以辅促主、快速返还的保险产品已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多数寿险公司上年规模保费收入前五的保险产品已经停售,两全、年金保险首当其冲。

  眼下保险公司都已陆续启动,冲击明年业绩“开门红”。新规实施后,明年寿险企业保费收入是否将出现断崖式下滑?

  一些机构人士认为,明年保险业的总保费收入不会出现大幅增长,但是续期保费可能会有出色表现。从产品类型看,健康险将会得到发展;重疾和医疗险将会成为主推产品,市场占比也会大幅增长。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了不少新的保险产品。例如,人保寿险推出的“尊赢人生”年金保险系列;平安人寿推出的“平安金博士少儿教育年金保险(分红型)”等。业内预计,后续险企仍然可能会以分红型年金保险为主流产品。不过,考虑到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时间延长的问题,或将通过提升预定利率直至上限、提高返还比例、延长保障期限等方式吸引客户。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责编:李栋、赵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