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新時代如何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聽聽專家們怎麼說【2】

2018年04月02日14:13 |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小字號

國務院參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杜鷹:在當下的結構變革和動能轉型中,不同地區改革起步時間、基礎條件、市場化程度等差異,是導致區域經濟分化的內因

所謂區域經濟分化是指不同區域經濟增長的勢頭出現了情況迥異的變化。

我國區域經濟分化有周期性因素、結構性因素、體制性因素三個因素。而現階段,區域經濟分化有著更深刻的背景。那就是我們正處在結構變革和功能轉換的特殊時期,經濟進入新常態,過去那種依靠拼資源、拼環,把外延擴張進來的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以新的發展領域為統領,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進“雙創”和發展新經濟為代表的結構變革和動能轉換,是國民經濟的主要特征。

在這個大背景下,凡是資源加工型和傳統產業為主的地方,凡是市場化程度低、市場機制和體制改革滯后的地方,結構變革和動能轉換的困難就更多一些,受經濟下行的壓力影響就大一些,最終表現為經濟增速下滑。而結構變革起步較早的地方,基礎較好的地方,市場化程度配套能力較強的地方,就可以比較從容地應對結構變革的挑戰、贏得先機,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就是區域經濟分化的內因。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范恆山:補齊八方面短板,克服薄弱環節

十九大已經明確了,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所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進一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就必須緊扣我們國家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突出補短板,在克服薄弱環節方面下功夫:

在區域方面,要補齊農村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短板﹔在領域方面,要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在產業方面,要補齊先進制造業短板﹔在管理方面,要補齊政府市場協調聯動短板﹔在創新方面,要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在供給方面,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在工作上,要補齊精細短板﹔在教育方面,要補齊信譽短板。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運用土地市場杠杆撬動區域協調發展

建設用地指標跨省調節機制,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建立和完善建設用地指標跨省調節機制的四點建議: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建設用地調節市場﹔要建立一個標准的糧食畝產為當量的交易單位﹔要成立一個運輸距離的系數﹔要建立土地質量監督的中介組織,由第三方來監督。

此外,對退出農村房產和宅基地進入城市落戶的農民給他們以價值補償。

(責編:朱一梵、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