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倪明)7月31日,騰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知名調研機構益普索共同發布的《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顯示,在用戶日常消費習慣調查中,有40%的人出門帶現金少於100元﹔52%的人月均消費裡僅20%用現金﹔超70%的人表示,隻能用現金支付時才會使用現金,100元現金可以使用超過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帶錢、隻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
購物吃飯、旅游出行、繳費就醫、政務辦事用手機支付,現在已是尋常事。然而,在我們開心“刷手機”的時候,仍然會遇到一些支付“痛點”。
移動支付在部分地區仍不普及
比如,和一、二線城市不同,一些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的地區面臨商戶不願為電子支付進行基礎設施投資或承擔運營成本等,也是移動支付真正普及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宋科表示,農民、老年人、孩子以及其他低收入、低知識水平和低信息技術接受度的人群大量存在,會受到新支付技術的排擠,失去分享高效率金融技術的機會。
“移動支付的發展為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一些技術只是在部分地區甚至部分商家使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隻有在很多場合都能應用這個技術時,它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才能更好凸顯出來。
電子錢包用戶仍憂心安全性
由於社交媒體盜用、短信木馬鏈接、騙取驗証碼等手段而造成的電信詐騙,已經成為許多人使用“電子錢包”時的最大擔憂。一位基層經偵警察告訴記者, 由於電子支付的每一筆交易都能被追蹤,犯罪分子利用安全漏洞盜竊或偽造他人身份,無現金消費者往往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賬號已被破解,錢款也在網絡世界裡瞬間消失。反之,現金卻是相對安全的。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宋科認為,“去現金化是一個逐步減少現金使用的長期過程,我國目前並不具備完全進入無現金社會的條件。”數字貨幣依托的底層技術需要在安全和實用性上多下功夫﹔新支付媒介需要對現有的交易、清算和支付系統進行重新改造,相關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尚需時日。
八月起新規到來:銀行將減輕客戶手續費 進入8月,中國又有一批新規即將正式施行,它們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銀行將減輕客戶手續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銀監會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自8月1日起,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台取現手續費,暫停收取本票、匯票的手續費等,各商業銀行應…【詳細】
芝麻信用分提升技巧:量入為出 及時償還信用賬單 個人信用越來越重要,好的個人信用可以為個人生活帶來便捷,壞的信用讓人寸步難行。在支付寶中能便捷查詢到的芝麻信用分,就是個人信用的一面鏡子。不少關注芝麻分的人發現,分數上了750分后,分值提升的速度就慢了很多。他們非常想知道:到底哪些因素…【詳細】
銀監會要求銀行業向客戶讓利不少於440億元 本報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歐陽潔)7月28日至29日,中國銀監會召開2017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會議強調,下半年要引導銀行業更加注重供給側的存量重組、增量優化和動能轉換,進一步發揮債委會的作用,積極推動債轉股落地實施,有效支持去產能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