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太平洋保險董事長高國富

訪談主題:談險企扶貧

訪談時間:2017年3月5日 地點:人民網演播廳
嘉賓:高國富
摘要: 從保險行業來講,農業保險已實施了十年,發展非常迅速。2016年,整個行業實現的農險保費收入已超過了400億,大概年均復合增長都在兩位數。在全球位列第二,亞洲位列第一。農業保險對推動農業改革和發展、穩定農民收入、扶貧攻堅都作出了比較重要的貢獻。

相關新聞

精選對話

問:

高董,您在兩會期間來,先問您今年帶來哪些提案呢?

答:

       我今年的議題圍繞農業保險,希望能夠進一步能夠發揮保險的杠杆作用,為扶貧攻堅添磚加瓦。在這方面,根據我們的試點和實踐,我建議通過財政補貼,鼓勵農業保險創新,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持續優化農險巨災風險防范機制,通過健全信息共享機制,提升保險主體服務農業巨災風險的能力。

問:

您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感想呢?

答:

       李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九個方面的任務。我相信,通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我們回去以后,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擼起袖子加油干,通過創新驅動,貫徹落實,為實現這個整體目標貢獻中國太平洋保險的一份力量。

問:

今天李克強總理上午作的政府報告提到了中國特色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保險的有力保障,您的提案也是和政府報告的內容相吻合的。您認為農業保險這兩年應該如何發展?落實到太保身上又是如何實踐的呢?

答:

       昨天,總理在參加我們聯組討論當中也講到了農業和扶貧攻堅,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講到農業和扶貧,我覺得這是我們“四個全面”戰略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總書記也再三強調,扶貧攻堅是他最牽挂的事情。
       從保險行業來講,農業保險已實施了十年,從2007年到現在,發展非常迅速。去年,我們整個行業實現的農險保費收入已超過了400億。我算了算,大概年均復合增長都在兩位數。去年這樣一個規模保費,其實已在全球位列第二,亞洲位列第一。我相信,農業保險對推動農業改革和發展、穩定農民收入、扶貧攻堅都作出了比較重要的貢獻。
       我們現在的農業保險,已經從最初的風險保障額大概剛剛突破一千億,到去年我們的風險保障已經突破了二萬億,達到了2.2萬億。參保的農戶從十年前2007年的不到五千萬,去年突破了二億戶,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變化。整個行業承保的農作物也從最初的2億畝,擴大到去年突破17億畝,品種也從玉米、水稻、小麥,擴大到了190多個品種。應該說,農業保險這幾年對於脫貧、穩定農民收入和推動農村更好地實現規模化經營,都是一個很好的助推器。

問:

去年我們也是經過了一番調研,發現農民在反映農業保險方面,他們肯定是希望交得少一點、保得多一點。您認為農業保險在推行的過程中有哪些難點呢??

答:

       從我們自己的實踐來看,這幾年除了在大類農作物的保險之外,其實我們整個行業在農業保險當中也有很多創新。比如太平洋產險和安信農保這幾年在指數保險等方面做了比較重要的、可圈可點的創新試點。這幾年我們在廣西人民政府、財政部的支持下,開發了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這個指數保險對於穩定農民的收入預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我們也是在期貨市場上面用“期貨+保險”這樣一個方式來進行對沖。
       還比如說,我們與阿裡巴巴合作推出農作物風力指數保險﹔推出嘉定葡萄氣象指數保險、雲南咖啡價格指數保險、蘇州大閘蟹氣溫指數保險、山東雞蛋價格指數保險等區域特色農產品指數保險﹔在上海浦東、鬆江創新試點“糧食作物收入綜合保障保險”等。
       今年,我在提案當中也希望通過總結,通過這幾年我們的創新實踐產生好的效果,希望政府有關部門也能夠擴大試點,在更大的范圍當中,讓農民能夠得到實惠。

問:

脫貧攻堅的主陣地是在農村,您認為在我們大力發展農業保險的同時,有沒有一些和扶貧相關的創新的項目?

答:

       這應該還是比較多的,從大的方面來看,農業保險或者涉農的保險,其實已經是一個大面積的扶貧工作,至少對於穩定農民收入或者提高農民防災的經濟補償能力,應該說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去年我們在河北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承德隆化縣開展了精准扶貧工作。我們和當地的政府、農村企業、農戶、銀行、保險五位一體進行精准扶貧,也就是說,政府的扶貧基金能夠更好地去幫助農民、種植戶和養殖戶發展生產,同時提供保証保險,讓銀行更願意提供貸款,這樣雙管齊下以后,就對脫貧產生了巨大的動力,農民不把扶貧資金移作他用,政府的精准扶貧就能夠實實在在看到效果。

問:

今天上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要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個渠道,高董對於這個問題,您是怎麼看的?

答:

       這兩天我們政協經濟組在討論俞主席的報告,或者進行大組聯組討論,或者向總理建言獻策,其實很多話題都聚焦到了實體經濟。中國不能沒有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我們整個經濟運行當中的一個關鍵。所以,我們要按照中央部署,更好地“脫虛向實”。
       保險從本義來講有三個功能,第一是經濟補償,第二是資金融通,第三是社會管理。保險的這三個功能從它的定義來講,本身就是要依附於實體經濟,要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或者說從某方面來講,沒有實體經濟就沒有保險。尤其像剛才講到農險,講到財產保險,其實都是可以很明確地反映出實體經濟對保險的需求。堅持保險姓保,做好保險本該做的事情,我覺得第一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當實體經濟遇到天災人禍,遇到一些不確定的、管理不到的風險,我們就進行經濟補償,這就為恢復生產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
       其次,保險第二個功能是資金融通。我們的保險收了保費,當然要進行經濟補償。但是有一個時間差,在這當中,我們還需要通過投資獲得良好的收益,這個投資要更多面向實體經濟,面向基礎設施改造,面向整個振興中華、實現中華偉大復興這樣一個中國夢去做實實在在的鋪墊。

問:

其實從2015年年報,可以看到太保的另類投資還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的。您這邊有沒有一些對於太保現在保險資金投資的定位呢?

答:

       保險的特點就是量大,而且它的時間長。所以可以去投資一些需要量大、但投資回報比較穩定、時間周期又比較長的項目。這些項目往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重要的基礎設施投資,比如我們投了高鐵,近期看不到回報,但從長遠來看,我相信一定會產生比較好的回報。我們也投了很多公路、水庫和中央政府所提倡的棚戶區改造計劃,包括在全國各地一些重要的省會城市,我們都參與了保障房的投資計劃,應該說這些都是我們一年投資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給我們獲得長期、穩定、可靠的回報外,也實實在在地支援了地方建設,這也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問: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在供給側改革方面,您覺得保險公司應該從哪方面做?就我們太保而言,您有哪方面的建議?

答:

       從保險來講,其實這幾年,人民群眾的保險意識和保險需求增長是非常快的,所以,保險的增長基本上每年都在兩位數,經濟好的時候增長更快一點,即使在現在的情況下,保險也能夠有兩位數增長,可見這個需求是非常大的。過去五年來,我們公司進行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就是要更好地去研究各個不同客群的保險需求。經過這五年轉型以后,我們在供給側當中,有非常多的創新。
       剛才我們講到的只是在農業保險當中的一些創新試點。在財產險方面,我們積極響應社會需求和客戶的需要,推出食品安全責任險、藥品責任險,針對醫患矛盾推出醫責險,使得醫生能夠大膽去開刀,一旦出現人所不能預計到的事故,可以通過保險來解決醫患之間的矛盾。再比如在壽險,過去我們的承保面相對狹窄,比如說年齡超過60歲不能買保險,經過這幾年的市場調查后,我們推出新產品“銀發安康”,把承保年齡提升到75歲以上。
       這些是我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的創新。我相信隨著我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對客戶的分群越來越細,認識越來越清晰,供應側的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的管理更好融合,能夠為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加精准的保險服務。

問:

今年很多委員的提案與企業家相關,中央出台了很多關於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意見,您作為太保的掌門人,對這個企業家精神是怎麼理解的?

答:

       在這個崗位上責任重大,要把黨和群眾交給我們的使命做好。我相信,作為一個企業主要負責人,使命感和責任感非常重要。我來到太保也超過了十年,這十年也是我們公司在歷史上發展比較快的十年。我們始終堅持保險姓保,專注保險主業,推動價值的可持續增長,這種經營理念現在越來越深入人心。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把圍繞把保險做精、做強、做大、做好來發揮特長。
       在責任感當中,我們把公司的遠景定位為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口號很朴實,但是具體的演繹就是要對客戶負責,對員工負責,對投資者負責,對社會負責。向客戶負責,還有我們要向客戶提供物有所值、有價值的產品。這個社會是一個市場經濟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你不能提供有價值的保險,你的生存空間就會越來越小。
       此外,對我們這樣一個國有控股企業來講,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堅持黨的領導,首先表現在我們的黨委會、董事會一定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形勢判斷、重大戰略方針,這樣才能做到順勢而為。不能順勢而為,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另外,堅持黨的領導,就要走群眾路線,要在發展當中不斷聽取客戶的想法、投資者的想法、員工的想法,這樣才能集思廣益,民主集中,最后科學決策,正確決策,才能夠使這個企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