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央行支付结算司近日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同时,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网联即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模式在国际范围内并无先例。业内人士表示,网联这一专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的支付清算平台的成立,凸显了监管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流向等监管的决心。
以两大巨头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迅速发展,资金交易量猛增,第三方支付此前普遍采取直连银行的模式来进行资金的转接清算。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这种直连银行的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具体的交易信息,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同时,该模式给反洗钱、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数据分析等央行的各项金融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原则上讲,任何第三方支付机构想要接入银行,用户进行跨行转账,未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走银联的清算渠道,一种通过网联平台。网联平台作为第四方金融服务平台,在不直接对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并且不碰触资金的情况下,通过统筹银行和第三方金融机构,间接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服务。”王蓬博说,网联平台可掌握具体商品交易信息和资金流向,防范洗钱、挪用备付金等行为,其建立也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管控。
从今年3月底至今,网联试运行已经超4个月。今年6月末,网联平台正式启动业务切量。截至6月30日,在支付机构接入方面,已有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支付宝、平安付等机构完成接入。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网联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力还未经过“双十一”这样海量交易的考验。王蓬博表示,央行要求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要在明年年中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一时间表实际上早于市场预期,这对网联平台的技术能力也将形成一定压力。
上半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逾两成 增速放缓业务结构趋好 本报北京8月3日电 (记者吴秋余、曲哲涵)中国保监会今日公布上半年行业经营数据。上半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140.1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同比增长13.9%和25.98%;赔付支出5785.…【详细】
经济观察:用中国办法化解全球性“灰犀牛”风险 2017年是美国“金融海啸”十周年,美国持续的就业数据向好、特别是近期二季度意外强劲的欧洲经济数据,让全球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掩盖了很多世界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美国作家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通过《…【详细】
证监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朱一梵)7月28日,证监会党委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主持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