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除臭这一行业性难题终于有了新的解决办法——环卫物联网系统。
它以互联网、智能控制和生物技术为基础,致力于为城市环卫系统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中心、垃圾填埋场等环境提供除臭、除尘、降温整体解决方案。
据率先开发这一系统的江苏首帆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进介绍,“借助微生物反应为该系统垃圾除臭的核心原料,运用摄像头、红外感应等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并上传至环卫监控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智能收集、汇总、存储并实时传送给电脑终端或手机APP客户端,从而实现空气污染预警、空气污染实时监控、除臭设备远程控制、作业区域视频监控、空气质量分析等智能调控和应用。”
之所以能革新垃圾除臭这一行业性难题,其关键在于这套环卫物联网系统能实时化、智能化的解决垃圾除臭问题。该系统已在江苏省扬中市市区环卫处的五大垃圾中转站展开正常工作。在现场可以看到,环卫所周边安装了一整套摄像头、红外监控、微生物喷雾系统,当垃圾车驶入中转站,红外监控或者摄像头会自动捕捉到此信息,等待垃圾车驶离40秒钟后,添加了EM复合微生物制剂或复合纳米除臭剂的微生物材料,经过水处理净化系统转化为高压喷雾,喷向垃圾堆场及整个环卫站。“这些对人体无害的微小雾化颗粒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因加入了微生物材料,所以能快速分解空气中的臭气因子、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及热能,从而达到无死角全面除臭、除尘、降温。”朱进说。
更大的智能化除臭在于,该系统的感应技术能自动测量垃圾站内的氨气、硫化氢等臭味气体的含量,当这一数值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喷雾系统自动展开工作,以达到实时除臭的目的。“在夏季高温时节,垃圾腐化臭气散发的速度比平常更快;在春节等节假日时段,垃圾产生量也比平常更多,智能化除臭系统能保证随时除臭,根据实际情况除臭,做到实时、节能。”
最新的除臭理论和数据展示,已在生活中带来了良好的除臭效果证明。在扬中环卫处一所门口仅隔一条马路的距离,大型商场、饭店云集;环卫三所则就位于居民小区入口处;四所因为门口有个小型广场,每晚六点,这里还是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好去处……显然,这样的和谐场景表明,垃圾臭味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而就在一个月前,在这套系统运用之前,这些小区居民深受垃圾恶臭、蚊蝇滋生之苦。
事实上,这套系统的运用还要感谢周边小区居民的帮助。正是他们拨打市政府热线,反映垃圾臭味问题,才督促政府尽快采用该系统化解垃圾除臭问题。如今在垃圾中转站内,工作人员甚至可以不带口罩工作,从长期的臭味熏天,到突然生活在一个洁净的环境中,她们戏称一度还不太适应。
因为在江苏扬中取得的优异表现,该系统目前已经被广泛试点于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垃圾产自人类,但不能危害人类。我们希望这套智能化的环卫物联网垃圾除臭系统,能切实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及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为营造一个洁净、卫生、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做出贡献。”朱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