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金果普惠百姓 造血扶贫好戏连台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出,要把提升金融精准扶贫质量放在首位,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帮扶力度;要带着金融的思维和对社会的关爱来开展扶贫,要以普惠金融战略为引领、金融科技为支撑,通过建设银行的帮扶,真正惠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是建设银行所诠释的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的终极指向。扎根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个时代“考题”,建行贵州省分行以使命为笔,奋斗作毫,融资、融智、融力,全新书写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彩答卷。
建行贵州省分行主动融入贵州脱贫攻坚大局,以建行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战略”深度对接贵州省委省政府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秉持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大行担当,建行贵州省分行坚持强党建、补短板、保民生、推普惠、勤深耕、勇创新,用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化解社会痛点和难点,奋力拓展金融扶贫的更广维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组数据见证建行贵州省分行的扶贫硕果:近三年来,累计投放综合融资3141亿元,承销地方政府债券1709亿元,全力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18年末,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18亿元,余额及新增贷款居全国建行系统排名第一。
党建引领聚合力 一场精准扶贫的精彩实践
2018年8月29日,一场特别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在建行贵州省分行召开。
“助力脱贫攻坚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将扶贫工作与总行‘三大战略’结合起来,为贵州脱贫攻坚贡献建行力量。”建行贵州省分行党委书记李洪茂话语掷地有声,直抵人心。
“一把手”负责制、一揽子金融精准扶贫方案……在建行贵州省分行,扶贫工作早已成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聚力脱贫攻坚第一线,倾力打造“金融扶贫+定点扶贫”的建行特色扶贫样本。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建行贵州省分行先后承担1个贫困县、1个贫困镇、59个贫困村的定点扶贫任务,覆盖全省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
地处乌蒙山区的深度贫困县——威宁自治县,是建行贵州省分行结对帮扶县。
精准出台支持政策、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建行贵州省分行通过丰富的金融服务渠道和产品、创新信贷扶贫、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网络、覆盖移动金融等商业可持续模式,用金融机构独有的“造血”帮扶,进行了一场精准扶贫的威宁实践。在建行等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汇聚到威宁,不遗余力支持威宁早日脱贫。
2018年以来,累计为威宁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草海水环境治理等提供融资支持9.6亿元,向威宁80余户小微企业发放小微快贷4995万元,开通“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27个,覆盖威宁自治县18个乡镇。一年来为威宁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000万元。
松桃自治县甘龙镇大树村曾是我省最边远、最艰苦的贫困村之一,这里是建行贵州省分行的定点帮扶村。
建行贵州省分行多策并举,聘请专家团为大树村农业产业量身定制发展策略,“脆红李”已形成规模化种植260亩;为大树村安装128盏太阳能光伏路灯,修建水窖、垃圾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大树村捐建小学食堂和厕所,有效改善孩子们的就学条件。如今的大树村,村美人乐,已脱贫出列。
建行贵州省分行精准扶贫动真情、付真心、真行动,近三年来共向定点扶贫村捐赠资金及特别党费近千万元,定点扶贫点的居住环境和产业生态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末,建行贵州省分行承担的定点扶贫点中,6个扶贫点成功摘帽,8523名贫困群众脱贫。
建行贵州省分行还精心挑选19名优秀党员干部,深入43个扶贫点进行驻村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建行扶贫点——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何登亮撰写的《驻村家书》,字里行间深情记录了他在新华村扶贫的点点滴滴……
“8月28日,毕节分行为9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6000元,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希望在冉冉升起。”
“11月1日,新华村党建文化广场完工。崭新的广场上,村民们纵情舞蹈,这才是新农村生活该有的样子”……
在定点扶贫点,建行贵州省分行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金融挂职干部的专长和优势,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为定点扶贫村发展撑起一片天。12名驻村干部荣获当地政府表扬,获得优秀驻村书记或“脱贫之星”等先进荣誉。
产业扶贫出新招 一场金融造血的精彩好戏
初夏,六盘水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一片生机勃勃,整齐的猕猴桃树苗上,小青果挂满枝头,迎风摇曳。
在基地务工的农户刘伦开心地说:“我们这儿以前都是种包谷,祖祖辈辈种来都不够吃。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全部用来种猕猴桃,每年除了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基地打工,人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
这片连绵近120平方公里的猕猴桃产业带,以及切出一片红心的猕猴桃,是六盘水市如今看得见的骄傲。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2018年之前,受资金短缺影响,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面临种植端不敢扩产、研发端不敢投入、加工端不敢做大、销售端不敢宣传等诸多困难。关键时刻,建行六盘水市分行为该公司提供的贷款如久旱甘霖,向猕猴桃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小小猕猴桃,成就了一个脱贫致富大产业。
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光汝感激地说:“得到建行资金支持以后,我们对3万亩猕猴桃老基地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建起1.2万亩新种基地,商品率由过去的4成提高到8成,实现生产、销售、加工、冷链等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打通整个产业链,为做大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唯有产业带动,才有扶贫后劲。建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农村产业革命号召,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田野乡间,创新“龙头企业+金融+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新模式,让扶贫产业成为实实在在的致富产业。
建行贵州省分行创新打造“龙头企业+金融+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新模式。
有别于传统的一家一户发放扶贫贷款,建行贵州省分行将金融要素和金融手段介入农业全产业链,深度参与产业规划、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加速龙头企业技术研发和品牌打造。田间地头,建行金融工作人员化身种植养殖专业“活字典”和农产品推销员,生动演绎着金融扶贫的别样精彩。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规模化流转土地和全产业链经营发展,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下,农民只负责种养,不负责销售,不承担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小农经济面临的小、散、弱的风险迎刃而解。贫困群众在参与产业发展中,获得了金融资源,还通过获取土地流转费收入、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来增值,实现了批量脱贫致富。
如今,一整套以猕猴桃为中心的完整产业链在山峦之间顺畅地运行着,带动农户19075人土地流转,人均增收3780元/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71人就业。
六盘水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王成刚深有感触:“建行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的模式,大力支持我市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又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这充分体现了建行大行担当、社会责任、家国情怀。”
建行贵州省分行先后为六盘水猕猴桃、毕节矮化苹果、遵义辣椒、黔西南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授信超过23亿元,投放贷款近13亿元,当地特产摇身一变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饭碗”,带动6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将贫困群众身边的绿水青山化作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基础设施补短板 一场资源配置的精彩合唱
瞄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建行贵州省分行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倾斜,用真金白银助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短板”,加快破解发展瓶颈。
实现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国之重策,是民之所需。建行贵州省分行从住房供给侧发力,多渠道支持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和棚改项目建设。
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对接贵州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融资需求,率先与该公司签订贷款合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截至目前,建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5.9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投放棚户区改造贷款57.9亿元,支持4万余户居民告别城中村,住进新楼房。贫困群众乔迁新居的笑容,无不生动诠释着建行贵州省分行助力贫困群众圆安居之梦的情怀。
用好用活涉农资金整合政策,改善农村危房、饮水安全等农村基础设施。累计对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投放资金11.21亿元,4.7万户农户居住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2016年以来,建行贵州省分行累计为交通、水利、电力和燃气行业投放贷款342亿元,为我省3800多公里高速公路、1300多公里的铁路和30个水利项目建设注入充沛的金融“血液”。
在传统的信贷支持外,建行贵州省分行发挥建行集团优势,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脱贫攻坚引资借力。
通过理财产品融资、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手段,募集资金超过453亿元,多渠道解决民生工程、特色产业的融资需求;累计承销我省地方债券1709亿元,为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成功实施全省首笔内部银团PPP贷款支持旅游项目,被地方政府命名为建设银行乡村振兴项目……
创新扶贫开新路 一场普惠金融的精彩互动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指出,一定要从普惠金融入手,探索出一套持续发展的扶贫之路;要在扶贫方式上敢于创新,真正发自内心地去解决贫困问题。
如何将总行“三大战略”与贵州脱贫攻坚无缝对接?如何发挥建行优势,在脱贫攻坚中推陈出新,实现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自身改革发展的有机融合?建行贵州省分行扶贫创新连出新招,招招精彩,为脱贫攻坚贡献建行智慧。
创新扶贫方式,“新”在金融资源配置上奉献智慧“火花”。
农民、城镇低收入者、贫困人群等都是在时代浪潮中努力拼搏、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梦人,为他们提供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是建行实施普惠金融战略的初心。建行贵州省分行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将有限的金融资源不断地输入贫困地区。
建行员工携带“龙易行”走进大山深处,为农户办理金融业务。
建行贵州省分行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增设沿河支行和威宁草海支行;拓展“裕农通”服务点,开设1054个“村口银行”,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全省推广使用“龙易行”移动智能终端,将金融服务送上田间地头。
建行拓展“裕农通”服务点,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2018年,该行普惠金融贷款新增额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截至2018年末,已向贫困地区投放普惠贷款10.19亿元,惠及2701户小微企业。
立足贵州“五张名片”,依托“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建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对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积极助力“黔货出山”,创造了“40分钟售罄4000箱猕猴桃”“毕节水果萝卜两天销售30000余斤”“贞丰布依灰粽热销30000个”“铜仁玉屏黄桃脱销”等多个精准扶贫经典案例。
六盘水红心猕猴桃迎来丰收,依托建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创造了40分钟售罄4000箱的销售佳绩。
创新扶贫方式,“新”在创新科技手段的破与立。
手握金融科技“利器”,建行贵州省分行积极突破传统思维,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大力创新金融扶贫产品。
毕节数十户卷烟零售商户通过建行“黔烟通”卷烟销售链快贷产品,秒贷小额信用贷款,困扰多时的订烟周转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黔烟通”卷烟销售链快贷是建行运用大数据,为卷烟零售商提供的全流程线上信用贷款,商户无须抵押和担保,动动手指用手机轻松“获贷”。目前已覆盖毕节、六盘水、黔东南、黔西南等地区,惠及5万商户,实现线上秒贷在我省供应销售链领域零的突破。
创新扶贫方式,“新”在扶贫与扶智、扶志的巧妙结合。
针对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建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大学共建建行大学,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及民企商圈中,重点围绕“惠银”“惠农”“惠商”“惠众”四大系列培训,开展“金智惠民”工程。2018年以来,举办金智惠民培训193期,培训人员19600余人次,把最实用的金融知识和职业技能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广袤土地。
田间地头上的建行大学,将金融服务和种植技术送到田野乡间。
建行大学邀请专家举办多期惠农培训、扶贫干部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困扰农民多年的技术问题有了答案,扶贫干部也找到精准扶贫方向,脱贫致富的劲头更猛、更足。
多年砥砺耕耘,建行贵州省分行脱贫攻坚硕果累累:荣获建总行2017年、2018年度扶贫工作组织奖;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2018年度省直单位定点扶贫考评为优秀。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建行贵州省分行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不断上演,助力脱贫攻坚的好声音娓娓传唱。(周晓玲)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