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前比特币最大交易所戈克斯山(Mt.Go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卡尔普勒,怀疑他牵涉一系列商业欺诈。日本政府表示,将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进行法律管制,防止其被用于洗钱和恐怖组织筹集资金。
戈克斯山公司曾于去年2月宣布其交易平台受到黑客攻击,85万个比特币被盗取。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更像是一场监守自盗。日本政府的举动,无疑令愈发“疲软”的比特币市场受到打击,“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愈益为人们所意识。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货币,人们一开始担心比特币的信息科技风险,后来却发现更需考虑的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今年初,香港比特币交易所“我的币”(MyCoin)卷款“跑路”,近期在美国被热炒的泰森牌比特币自动取款机遭遇欺诈指控等事件,都印证了这一点。
从货币职能来看,比特币在一些金融体系欠佳的发展中国家似乎有一定的市场。例如,阿根廷已经成为比特币的重要“试验田”。而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比特币在交易活动中并不太受欢迎,仅在小型商户中偶尔走俏。
实际上,与其货币属性相比,比特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金融资产的特点。根据美国国税局的指引,比特币投资者被视作等同于股票投资者,在相关环节需纳税。近几年来,无论是比特币还是比特币“概念”,都成为“激进型”投资者的重要资产组合之一。统计显示,比特币投资真正始于2013年,2014年其总投资值飞升至35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比特币新兴公司已募集到40多亿美元的投资。
比特币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监管部门的态度。迄今为止,多数国家仍表现暧昧,只是通过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发布,来增加市场的谨慎态度。正是由于比特币缺乏监管并屡屡卷入非法活动,加上币值不稳定,所以始终难以跻身主流交易货币。虽然比特币很可能最终沦为虚拟货币的“先烈”和特殊的投资资产,但其开创性的价值仍值得关注。
首先,比特币带来了货币去中心化的尝试。比特币不依赖于特定的中央发行机构,而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来记录货币的交易,也没有中心化的清算机构,这体现了电子货币虚拟化的萌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提出了挑战。
其次,比特币及其“后继者”开始更加关注货币的支付功能,例如瑞波币等对于分布式清算协议的探索,从长远看有助于推动新兴电子支付效率的提升和交易成本的下降。此外,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出现,还使得区块链技术深入应用的可能性提高。这一技术的价值远大于比特币本身,能够有效促进智能交易、分布式股权发布和资产转移。现在基于区块链系统的证券和资金转移系统正在开发中,甚至美国纳斯达克集团也希望可以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股票市场之中。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6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