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金融

天量补血 多家险企上演“拼爹”做生意的戏码 

崔启斌 陈婷婷

2015年09月23日07:50    来源:北京商报    手机看新闻

  险企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股东。一个财大气粗的股东,是险企做大做强的有力后盾,因为在保险业,受偿付能力限制因素影响,有多大的资本,才能做多大的生意。近日,“明天系”旗下的华资实业就向华夏保险发出信号,将增资300多亿元为华夏保险“补血”。靠股东大手笔增资支撑业务并非华夏保险一家,天安、安邦、富德生命等多家也正上演“拼爹”做生意的戏码。

  增资“拼爹”

  天量补血频频上演

  华资实业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拟9.14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46608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16.8亿元,用于对华夏人寿进行增资。如此庞大的数额,在保险业,无疑是一次股东大手笔支持旗下险企抢占市场的有力举动。股东对华夏的偏爱不止于此,就在今年上半年,华夏人寿已得到股东直接增资30亿元,注册资本金达到了153亿元。

  事实上,作为负债经营的保险业,盈利周期较长。在盈利之前,保险公司需要股东持续增资以支持业务的持续发展。除满足大规模的业务扩张外,保险公司资金的投向也对资本金以及偿付能力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北京商报记者最新统计发现,今年前9个月共有29家险企合计增资达到1235亿元。在这天量增资背后,绝大多数险企均为股东挤牙膏式的,毕竟这都需要股东支付真金白银。例如,中小险企鼎和财险去年底增资5亿元,今年再增10亿元;年初理顺股权结构的信泰人寿年增资10亿多元;合资险企长生人寿资本金由13亿元增至21.67亿元。

  不过,背靠强大股东,动辄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的拼爹式增资也并不少见,富德系险企富德财险成立不久,就一次性获得30亿元的增资。与华夏人寿同为明天系的天安财险同样得到了股东的大手笔“补血”,获得29.5亿元的增资,注册资本金一举逼近百亿元。

  不过,与金融黑马安邦系相比,上述险企数十亿元的增资额还是逊色不少。在近一年内,安邦保险集团及旗下各保险子公司均获天量增资,去年底安邦保险集团一次性增资319亿元,资本金达到619亿元,成为国内注册资本金最为庞大的保险集团公司。

  背靠强大的财团支持,安邦保险集团如此大手笔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股东于去年12月还向安邦财险增资100亿元,使得资本金达到190亿元;今年2月安邦人寿也获准增资190亿元,注册资本金增至307.9亿元。

  与上述并未上市的公司相比,还有险企通过引入股东实现增资。6月,众安保险首轮增资扩股方案获保监会批复,总募集资金为约58亿元。

  开拓融资新渠道

  银行间债券成新欢

  对于市场上数百家险企而言,能获得股东直接增资是一种幸福,因为这表现了股东对公司业务的支持力度以及对公司经营的信心。

  不过,并非所有的公司股东都有足够的财力,还有部分险企只得另寻融资出路,其中发次级债、次级可转债以及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成为不少险企的选择。因上述业务可以补充附属资本金,达到提高偿付能力,满足监管对发展业务的要求。

  今年初,永安财险发行10年期次级债,募集规模为12亿元,2月和3月永诚财险和中新大东方人寿也通过发行次级债募集规模分别为9亿元和2.5亿元。

  长期以来,次级债已成为除股东直接增资之外险企最常用的债务融资方式,多年累积融资达到数千亿元,用以补充附属资本金。

  但有分析人士解释,当债券市场融资成本较低时,险企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拿钱,以待以后发展业务时派上用场。不过,以监管要求的发次级债比例来看,目前次级债发行额度已有限,因此险企需要再寻出路。

  今年1月,保监会联合央行表态,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资本补充债券是指保险公司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发行期限在五年以上(含五年),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债券。有保险专家指出,推进保险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利于拓宽险企资本补充渠道,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企选择该方式进行“补血”。今年6月至今的短短4个月内,已有平安财险、华夏人寿、泰康人寿、天安财险、前海人寿五家险企选择发行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共计303亿元,各公司发行规模依次为50亿元、80亿元、80亿元、53亿元和58亿元。

  除国内发债外,目前险企已将融资渠道延伸至海外,今年6月中国人寿透露成功发行总值12.8亿美元、以美元计价的次级资本债券。国寿此次发行的次级资本债券录得3.2倍的超额认购,并吸引到外国央行及主权基金参与认购。该批次级资本债券期限60年,按面值平价发行,票息为4%,远低于约4.375%的初步指导息率。

  资本金须与业务匹配

  投资遇冷融资承压加重

  保险业天量增资的背后是快速发展的市场规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4.2%。拉动寿险业疾速发展的并不是传统型保障产品,而是以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型保险。

  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解释,理财型保险主要为长期代客理财,其保障功能较弱,保险公司需要通过投资来满足客户的收益需求,这样的产品销售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本金。因此,就有了更多险企纷纷通过各种融资渠道来补充资本金,而补充资本金、发展业务又与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

  该负责人指出,有了更充足的资本金,才可能做更大规模的保险市场,收入更多的理财型保费(以万能险为主),才能有更多的钱去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这一逻辑来看,投资表现越激进的公司,销售理财型保险表现得越积极,融资的需求也就越大。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华夏人寿“保护投资款新增缴费”达到了901.78亿元,位居第一,超第二位达到370亿元,位居第二的平安人寿这一类保费收入为530.1亿元。

  此外,在“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排名前十名的险企中,多数通过网销平台猛推理财型万能险,且比拼期限短、收益高成为最大卖点。例如,富德生命人寿、正德人寿等多家公司一度在招财宝销售的万能险给出的预定收益率超过了8%。目前此类产品因长险短卖等原因已被迫下架。

  有分析人士指出,富德生命人寿比拼高收益一方面是在挽救佳兆业,另一方面可能是猎捕下一个猎物,如投资浦发银行,而正德人寿也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资金用于二级市场抄底。

  事实上,理财型保险产品销售骤增,对投资无疑形成较大的压力。尤其在投资市场波动、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背景下,更考验险企的投资能力。

  依据此前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险企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分别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30%、25%、15%。

  尤其目前偿付能力二代监管指标开始推行,动态监管将令投资缩水的险企承受较大的压力,这也是多家险企纷纷“拼爹”增资的关键原因之一。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陈婷婷/文 宋媛媛/漫画

(责编:李栋、李海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