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金融>>银行频道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差异化业务创新

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

今后一段时期,在中国经济金融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新常态特征也将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票据市场融资规模由原先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速的稳定增长,票据融资在支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多元化票据业务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模式加快涌现。票据市场发展新常态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增强等诸多机遇,同时票据业务经营收益下降和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迫使银行票据业务亟待加快转型发展。新常态下银行票据业务差异化经营须加强在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票据资产证券化、电子票据综合金融服务以及商业承兑汇票等领域的业务创新。
2015年09月21日09:3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新常态的市场背景与特征内涵

(一)中国票据市场发展新常态的金融市场背景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逐步显现,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以下方面正显现出趋势性的新常态:一是银行业的增速也将会回落到一个与经济增速换挡相适应的合理区间,这决定了未来银行业信贷投放和盈利增长均将有所放缓。二是金融深化改革将促使金融业的结构和生态将发生深刻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和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加快融合发展将促使银行业金融脱媒深入发展;利率、汇率定价机制的市场化,长期看银行存贷款利率向发达市场的低利率水平看齐,存贷款利差逐步收窄和利率、汇率常态化波动将成为银行业经营的现实环境。今后,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比重将逐步下降,银行在存贷款业务增速放缓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新兴跨市场业务的创新发展,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三是金融监管环境将日趋严格。后危机时期,在央行引导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常态的同时,监管部门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先进标准,积极推动金融监管的完善发展,主要是维护金融稳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监管指标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强化分业监管原则,要求把银行或其他不同类别金融业务及风险进行有效隔离,加大对银行跨市场业务创新的监管;加强审慎监管,要求银行业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对银行理财业务、同业业务强化监管,促使银行各类业务经营更加透明、规范。

(二)中国票据市场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内涵

在经济金融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票据市场发展的新常态也将逐步显现,其内涵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经济金融增速新常态下的变化调整相适应,票据市场融资规模增速预计将由先前20%-3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为中速的稳定增长;

第二,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融资结构优化相适应,票据市场将在拓宽战略型新兴产业、创新型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信息产业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等行业企业融资渠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将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第三,与金融市场脱媒和跨市场业务创新趋势相适应,票据市场将呈现出票据融资脱媒和市场参与主体增多、票据资金化运作愈加明显、票据跨市场创新和跨界发展更加深入、电子票据发展逐步加快以及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差异化经营和盈利模式更趋多元的新常态。

票据市场发展新常态的未来展望

经济新常态及金融市场的深刻变革对票据市场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票据市场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之后,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仍面临多重发展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票据市场的法律制度等基础设施有望得到完善发展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票据市场基础设施还难以适应票据业务创新发展的客观需求。一是票据法规制度滞后。主要表现在:《票据法》中“真实贸易背景”的限定,把融资性商业汇票排除在外;对于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票据经营机构和做市商,当前票据法律制度尚属空白;现行票据法律制度关于“书面形式”的规定滞后于电子票据发展的要求。票据法律制度缺陷限制了票据市场的发展空间;金融统计制度规定票据贴现纳入信贷统计口径,使得货币信贷调控对票据业务影响巨大。二是电子票据发展滞后。当前,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还存在系统安全隐患,跨银行开展电子票据转贴现业务还存在系统缺陷,电子票据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纸质票据电子化置换业务尚未有效开展,票据的签发、承兑、背书转让等仍主要采用实物券形式和原始的手工交易方式。三是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企业信用环境有待完善发展。

在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票据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对银行票据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完善发展的业务创新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我国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的认识更加深入,在取得共识后,有望推动票据市场法律制度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从新常态下推进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角度看,票据法有望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得以修订完善:一是对我国票据法中关于票据基础关系的规定予以修改,充分发挥票据的流通功能。主要是遵循票据无因性原则,修改对于真实贸易背景的有关规定,增加票据关系的效力不以基础交易关系的真实有效为条件,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真实有效与否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规定,同时对票据丧失补救、空白背书的效力等问题作出完善修订;二是对票据法中有关票据行为的书面形式作出修改,把电子票据签发、承兑、背书转让等票据行为的电子流程纳入票据基础法律规范。今后一段时期,人民银行在推进ECDS的推广应用中,将会与主要参与者共同商讨ECDS自投产应用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解决办法,协同各方加快推进ECDS系统功能的优化改进,提高电子票据应用范围和流通效率。

(二)经济金融新常态将使得票据市场主动调整增长方式和提升市场交易

新世纪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央行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下,票据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未来经济金融新常态发展的背景下,票据市场发展也将更加适应宏观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银行承兑汇票由原先的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银行承兑汇票增速放缓,但经济中高速增长仍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银行承兑汇票增量仍十分巨大。当前,我国商业汇票年累计签发量已超过20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10%,商业汇票总量也可以增加2万亿元,从而为银行贴现业务的发展提供可观的票源。

二是经济结构加快优化调整将进一步增强票据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常态下经济加快调结构和转方式,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信息产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票据融资需求将成为票据市场新一轮发展的新增动力,将为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协调,票据市场资金交易将更趋活跃。整体上看,未来一段时期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金融市场利率仍有下降空间,票据贴现业务单一收益率的降低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大票据资金化运作力度并发展成为市场常态,从而推动票据转贴现、回购交易继续保持活跃,为票据交易业务创新提供市场基础。

(三)金融深化改革将促进票据市场加快业态重构和创新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进程加快以,金融市场向民间资本有序开放以及全面加强金融市场法治建设,将推动票据市场多样化机构体系和多元化创新业务涌现发展。

首先,票据市场机构体系有望多样化发展。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银行加快了跨市场业务创新的步伐,证券、基金、保险和信托等金融机构也将逐步加强与银行在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合作,并成为票据市场投资主体;票据市场准入限制的放松、金融市场监管强化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民间票据中介机构和互联网票据平台的稳健和规范发展。由此,新常态下票据市场经营机构和投资主体将更加多样化,竞争也更趋激烈。

其次,多元化和差异化业务创新更加丰富。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激发金融市场创新活力,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创新发展动力增强。新常态下,我国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和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发展将进一步加大金融脱媒化的发展,将促进商业银行加快构建大资管业务创新平台。借助于大资管平台,票据托管、票据理财、票据咨询顾问以及票据代理交易等多类型跨市场票据金融服务将得以加快创新发展。第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深化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差异化经营提供了更强推动力,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乃至最终实现,短期内将使得票据贴现收益率下降和转贴现交易利差收窄,银行传统票据业务经营模式愈来愈难以为继,长期看,由于不同类型银行在资金渠道、资金成本和客户资源上的不同,使得银行在票据业务经营上必然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随着银行差异化市场定位和经营转型的深入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银行差异化票据金融服务创新意识,有利于不同经营主体错位竞争,从而提高票据市场整体运行效率。

(四)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压力同步增强

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的外部经营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票据业务加快创新发展仍需要积极应对如下多重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来自宏观经济转型方面的挑战。主要是经济“三期叠加”之下经济增速放缓使得企业一般性票据融资需求下降,银行同质化银行承兑汇票及其贴现业务对优质企业客户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增速放缓伴随着银行票据业务经营风险的上升,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票据业务风险逐步暴露,部分银行票据垫款率和托收逾期率也有所上升,票据资产质量持续提升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不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式和进程的差异性,对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票据业务发展策略,并指导不同区域分支机构开展多样化和针对性的票据业务合作成为银行在提升票据经营综合竞争力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来自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挑战。主要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使得银行票据业务经营形势更加复杂,盈利可持续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强。利率市场化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对银行票据业务盈利产生显著影响,从资产端看,同质化贴现利率的价格竞争将降低票据全链条业务收益水平,而银行负债成本的上升将进一步收窄票据业务收益空间。新股发行注册制已是改革趋势,新股IPO发行的常态化对流动性的短期波动影响将有所加大,使得银行票据业务经营中的利率风险的防控难度加大,并与信用风险产生叠加效应会进一步增强票据业务经营的风险敞口总量。

第三,来自金融市场监管更趋严格的挑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常态下,互联网票据法制化管理将得以实施,银行业资本监管更趋严格,银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规范监管的强化为银行跨市场业务创新增加了合规经营的难度,银行如何在控制互联网票据跨界风险传递的背景下加大线上票据金融服务创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

第四,来自金融创新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的挑战。当前,银行业正处于一个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变的发展阶段,票据业务经营正面临着内部信息化经营转型的迫切要求和外部互联网票据新业态带来的挑战。2009年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正式投产应用,电子票据已成为银行业票据业务经营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当前,银行票据业务经营仍停留在纸质票据经营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票据经营转型发展的要求。互联网票据新业态为银行加快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和有益借鉴,但也加大了对银行传统票据贴现业务的争夺,以畅通中小企业票据融资途径为抓手推动电子票据业务加快发展和票据信息化经营转型,应成为银行增强票据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票据市场发展新常态与银行差异化票据业务创新的路径选择

从未来票据市场发展的趋势性新常态特征看,银行业作为票据业务经营的重要市场主体,其票据业务创新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市场主体进入后的需求增长空间。同时,在银行业票据业务发展速度放缓和票据综合收益回报下降的市场条件下,面对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唯有以业务创新和差异化经营策略适应市场环境,才能为转型发展赢得主动发展的契机。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在加强传统票据业务经营的基础上,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业务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票据业务经营。

(一)借助银行大资管平台,加快推进跨市场票据资产管理业务

在我国金融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日趋明显,并大力介入证券、基金、投资银行、信托业务领域,创新资产管理业务模式,以专业优势接受个人、企业或机构的受托资产进行资产管理并获取业务收益。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商业银行创新型资产管理业务是将客户的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等深度融合和综合化的一种服务方式;整体上看,当前商业银行已进入以总行资产管理部和资产托管部为政策引导,以基金公司、私人银行部门、分行资管、专业产品线资管业务以及所属专业金融机构(保险、租赁、信托)为经营框架的“大资管”时代。现阶段银行票据集约化经营和资金化运作为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近年来银行票据理财业务的适时发展既是银行创新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初步尝试,也为未来跨市场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经验。未来银行大资管格局下,银行将在票据理财基础模式上加强再创新,探索更多类型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可以节省运作成本和减少外部机构利润分成,提升运作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增加票据资管业务综合收益。由此,银行以票据作为载体为个人、企业和金融同业机构进行受托票据资产管理,实施专业运作的受托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银行创新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方向。

(二)创新票据资产证券化,积极拓展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空间

2013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此,银监会表示“要制定信贷资产证券化与支持(服务)小微企业挂钩的具体办法。”2015年1月,银监会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银监复[2015]2号),标着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已实质性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提速,今后监管层将在资产证券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将提供积极政策支持。近年来,商业汇票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根据人民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信息,前三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6.2万亿元,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为9.7万亿元,贴现余额2.7万亿元。从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结构看,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三分之二。上述信息表明,银行对中小企业已贴现票据进行资产证券化将能够有效提升票据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发挥。今后,政策支持将有利于银行加快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也将会吸引更多券商、信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与一般中小企业信贷相比,由于汇票主要是一种由银行承兑的要式性有价证券,票据贴现收益率通常高于一般性短期贷款,在资产证券化后以较高的收益率较易获得市场投资价值,且转贴现市场的活跃也体现了其具有的投资价值,因此票据资产更适宜于证券化。前期票据理财产品即是票据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替代形式。从市场前景看,在政策层面明确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后,预计票据资产证券化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构建完善的电子票据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多元化服务型电子票据业务的创新发展

今后,在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深入发展和大数据时代银行加快信息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只有大力推进专业化管理的基础性平台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多元化票据金融服务能力。银行可借鉴互联网票据模式构建具有大数据特点和集成化的,涵盖企业客户、同业客户、投资者个人在内的票据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具有开放式的数数据信息共享接口,可与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为多元化票据业务提供客户信息和融资需求服务。在此基础上,银行可创新发展如下多项服务型票据金融服务:一是开发由银行主导的互联网票据平台,在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基础上完善系统功能,把小微企业票据融资和社会公众票据投资有效对接;二是创新发展票据融资企业客户资信评估系统,为企业票据质押、资信评级和业务咨询提供信息支撑,为自身业务发展和同业客户及票据投资者提供票据咨询、票据鉴证、票据质押等相关票据金融服务;三是构建发展纸质票据托管系统,开发与票据经纪和代理业务相关的查询、交易、清算等业务功能,在持续优化票据托管系统功能基础上,积极推进票据托管业务的市场空间;四是构建面向集团企业客户票据池综合服务模式,对不同规模、行业的企业客户,不同经营模式、发展阶段的金融机构客户的需求进行细分,设计标准化服务模块,通过产品组合更为灵活有效地满足各类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票据资产综合服务产品的规模化运作,将其打造为票据业务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以客户为中心创新发展多元化票据增值服务,提升票据综合收益水平

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在传统票据业务之上,银行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将更加注重较少依赖于规模、资金企且资本消耗低的服务型票据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即票据增值服务。从未来银行创新票据增值服务的主要业务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型票据增值服务,银行以专家智力和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票据咨询顾问业务,银行可根据客户委托管理的资金、规模和规模时点要求,为客户制定包含交易对手、交易时机、交易价格等内容的综合性交易策略,并以交易指令的形式向客户传达交易策略。二是智能型票据增值服务,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借助自身业务发展建立的同业机构渠道或业务经验等某种非资金、规模、经济资本的资源为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票据经纪、票据鉴证、互联网票据服务等。三是中间型票据增值服务,主要为了缓解客户因人力或业务系统功能等方面的不足而提供的居间代理服务,主要业务有代理托收,即接受客户委托,在票据到期前,向承兑人发出托收,到期收到托收款项后,再将托收回笼资金划付客户资金账户的服务;代理查询,即接受客户委托,对其提供的银行承兑汇票代为发出查询,并及时将查询结果反馈给客户的服务;代理保管(含委托托管):即接受客户委托,将其合法持有的未到期票据经双方清点,分类封包后,代为入库保管,并保证其票据安全性、完整性的服务。

(五)以拓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为先导,稳健创新发展融资性票据金融服务功能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必将催生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信息产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大量涌现和稳定发展,其内在票据融资需求成为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的重大商机。同时,在三期叠加下经济增速放缓引致企业信用风险加大和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风险向银行集聚的背景下,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增长瓶颈将更加显现,由此商业承兑汇票有望获得更快发展,银行在贴现业务中将面临更多的商业承兑汇票。由于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更高的信用溢价,银行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具有更加主动的交易利率定价权从而获得更高的贴现收益,银行在综合衡量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收益和风险控制的情形下,或将改变以往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相对谨慎的业务策略,更加积极主动发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并且由于商票贴现利率定价较高,更加有利于创新发展票据理财、票据资管以及短期资金配置长期票据交易等业务。从长期看,当商业承兑汇票发展达到一定的总量规模后,更加有利于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控制商票贴现业务的信用风险并获得稳定的业务收益,并将进一步促进商票市场的发展。商业承兑汇票的加快发展将会有力推动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发展,为商业本票和资产支持票据等融资性票据的创新发展奠定市场基础,从而为银行稳健创新融资性票据贴现、转贴现和回购交易以及资产管理业务提供良机。

(六)银行业票据专营机构有望完善电子票据交易平台提升票据交易做市商功能

新世纪以来,随着银行业票据集约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家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票据专营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实施事业部制或利润中心制改革,成为票据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家银行将更加注重专营机构票据交易做市商机制的建设发展,使其成为本行提升拓展交易客户和服务创新的有效载体。在票据交易做市商机制建设中,银行首要的关键工作是适应未来电子票据加快发展和经营创新的需要,会同人民银行一起优化改进和持续完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D)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整合银行自身企业网银、银行票据经营管理系统、电子票据托管系统等业务系统,构建一个包含电子票据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以及票据查询、票据审验、票据托管等业务操作功能在内的电子票据交易平台,在系统平台满足票据自营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平台支撑票据托管、代理和撮合交易等多项交易做市商机制,以平台实现双向报价和交易做市为依托活跃市场交易和提升中间业务收益。

(七)创新发展票据衍生产品,更好满足同业客户票据业务风险防控的业务需求

随着近年来金融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票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票据市场利率波动更趋频繁,银行在票据业务经营中规避利率风险和信贷规模调节风险的业务需求增加,为银行创新发展如下几种类型的票据衍生产品提供良机:一是远期票据。银行可与交易对手以契约的方式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事先确定的利率进行一定金额的票据买卖,银行自身或帮助企业锁定未来的融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根据交易客户的不同需求,该产品可以分为远期票据贴现业务和远期票据转贴现交易业务。二是票据期权。银行作为期权的卖方可以获得买方支付的期权费收入,期权卖方则获取未来某一时间向银行按确定的利率买入或卖出一定金额票据的权利,期权买入方可以选择是否行使该权利,而期权卖出方必须在期权买入方要求行权时履行相应义务。根据交易双方的不同,可以分为票据贴现期权和票据转贴现(回购)期权。三是票据利率互换,是两家银行利用各自在票据转贴现(回购)买入利率或卖出利率上的比较优势进行互换套利,可分为票据买入利率互换和票据卖出利率互换两种。

参考资料:

[1]肖小和 邹江 汪办兴 上海自贸区建设与票据业务创新[N].上海证券报 2014.1.25第7版

[2]编写组 《新世纪中国票据市场发展报告(2000-2011)》,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责编:贺霞、李海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五部委权威解码国企改革五部委权威解码国企改革
  • 关键词点赞中国经济关键词点赞中国经济
  • 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 大病医保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大病医保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