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闫瑾 实习记者 程维妙)先是遭遇招商银行关闭App开户验证接口,又遇行长曹彤离职“出走”,一出生就备受关注的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近日“祸不单行”。不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微众银行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要做金融机构和大众客户的连接平台,未来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远程开户功能迟迟未落地,吸收存款暂时转为空想,微众银行只能“无奈转身”成为“中间人”角色。
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昨日公开表示,未来微众银行要依托于腾讯平台做大众客户和金融机构的连接平台,且不同于目前传统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为存贷利差,微众银行90%的收入来自手续费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微众银行在上线之初并未提出连接平台的定位,也并未过多描述自己“中间人”的定位。
不过,随着“微粒贷”的推出,以及微众银行App上线,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开始落地。
就在微众银行不断转身的同时,未来出现在微信平台上的“微粒贷”可能会吸引更多商业银行的目光。昨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扎根于手机QQ钱包的“微粒贷”预计本月将在微信平台上线,最高贷款限额在20万元。
微众银行贷款类产品“微粒贷”5月正式在手机QQ上线,为纯信用贷款产品,线上申请,目前已向300万客户开放使用。黄黎明认为,希望“微粒贷”接入微信之后,在年底前开放客户数达到1500万,明年也许能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客户量,目前QQ、微信用户量均超6亿。不过,此前在手机QQ钱包的“微粒贷”只针对部分“白名单”用户。微众银行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内测阶段也是针对腾讯内部员工。
黄黎明认为,同现有银行相比微众银行在客户群体、提供的产品服务、渠道和收入、风险控制逻辑上都有明显差别。
不过,微众银行的“无奈转身”主要因为远程开户功能迟迟无法实现,互联网银行目前只能依靠其他银行的银行卡给用户做身份验证,开立的账户为弱实名账户。根据监管要求,弱实名账户不能吸收存款。
此外,随着招行关闭“入口”的影响,也暴露出互联网银行的窘境。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连接平台”这一定位并不是微众银行成立初期的定位,而是在“微粒贷”上线后,由于微众银行注册资本金有限,又难以吸收存款放贷想出的转型之路,所以微众银行未来的放贷资金主要来自于传统商业银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微众银行定位于传统银行合作平台是“现实又理智”的选择。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在发展上未明确模式,同时受到多方面制约,加上目前金融设施及征信系统等并不完善,微众银行仅能依托大股东腾讯的数据平台做一些业务,但归根结底这不是它自身的优势。
如此看来,由于互联网银行只能走“轻资产”模式,定位中间平台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式。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曾表示,“微众银行会走同业道路。目前,微众的定位一直都是互联网平台,做的事也都按此定位。我们没计划成为一家传统定义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