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加码 A股市场加速向价值靠拢

朱斌

2017年04月17日08: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监管加码 A股市场加速向价值靠拢

  监管从严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管理层正在通过“有形之手”,压制市场投机泡沫,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这种做法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抑制指数上行,但在长期内,却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具有内在投资价值的A股市场。

  当前,监管层去除市场风险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热点区域板块的炒作进行降温。如针对近期市场资金集中的热点“雄安新区”板块,管理层利用临停龙头股的方式进行降温引导。4月14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对“雄安新区概念股可能存在的过度投机炒作予以重点关注”。冀东水泥、京汉股份、河北宣工、首创股份等十余只雄安概念股相继停牌,交易所进一步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异常交易行为两个方面开展联动监管。其二,对次新股炒作进行降温。交易所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区域特征明显的多账户多点联动类异常交易行为的关注监控,上交所还特别点名批评了某些地区资金对于次新股的炒作。同时,近期一批涨幅较高、交易量有异常变化的次新股出现停牌,如力盛赛车、三晖电气等。其三,继续压制市场对于“壳资源”的炒作。通过加快新股发行节奏的方式,进一步压制“壳资源”的内在价值。同时,通过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修订,逐一明确了锁定期限、配套融资、停牌时间和刚性退市等借壳关键环节的限定条件,抑制上市公司的卖壳冲动。

  监管层的这一系列动作,将会深刻地影响A股市场的运行轨迹,值得投资者重视。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A股很有可能平稳步入“注册制”时代。当前,管理层已经在实践中摸索注册制的实施路径,在三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一是新股发行保持快节奏,平均每个交易日2只新股的速度已经接近于注册制下新股发行状况;二是加大交易所的监管责任,如今年以来很多的监管措施都是由交易所提出,这为注册制状态下的监管权责下移做准备;三是通过执行严格退市制度,加快A股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平衡。

  其二,A股将逐渐步入价值投资新时代,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将凸显,地位将提升。管理层对于市场操纵行为的披露和处罚,将逐步抑制市场的无序炒作行为。当前的监管动作实际上传递出管理层倡导“买入并持有”的价值投资理念,这会进一步增加投资对于基本面研究的依赖,将有利于专业投研机构如公募基金、大型私募基金等提升在市场中的地位。未来,A股的波动性可能会减弱,但与基本面的匹配度会提高。退一步讲,即使是主题投资,也需要更加注重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和基本面。如监管加强后,“雄安新区”主题仍然具有持续性,但其余类似的“炒地图”基本都是昙花一现,这就与不同主题内在的基本面强弱有关。

  其三,次新股的泡沫有望被逐渐消解,其长期投资价值获得提升。当前新股上市的定价往往在20倍市盈率左右,相比之下,中小板的整体市盈率为51倍,中位数市盈率达到57倍,而创业板整体市盈率为60倍,中位数市盈率则高达71倍。因此从平均角度而言,新股发行上市后,中小板新股应有翻倍的空间,创业板新股应有翻三倍的空间。但是若新股涨幅过大,造成市盈率过高,这就透支了其股价未来的上升空间,这将对新进入的投资者不利。通过加快新股上市节奏,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将逐渐回归合理,即动态PEG(动态市盈率与盈利增速的比值)逐步回归到1。相应地,次新股的上涨空间也会收窄。但这种收窄是一种良性的表现,意味着次新股长期投资价值在获得提升。此外,监管层对于次新股炒作的严格监管,也将人为加速这种收窄。

  总体而言,当前的监管基调决定了市场资金将向稳定成长的行业龙头、具有长期内在逻辑和成长性的主题板块、被挤压泡沫的次新股板块集聚。从投资策略上看,就需要相应关注动态PEG小于1的行业龙头,关注“雄安新区”、一带一路、央企混改等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主题板块,关注泡沫去除充分的次新股个股。

  (作者单位系西南证券)

(责编:吕骞、李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