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近3成再融资资金“脱实向虚”  

专家称应适当控制再融资节奏

2017年01月20日08:28  来源:证券日报
 

  进入2017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意愿依然强劲,引发市场的担心,部分上市公司出现滥用募集资金的情况,令资金在体外循环,并未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年初至今,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累计募集的资金达1607亿元,这个金额已经接近去年一年A股IPO的募资总额。

  对此,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未流入实体经济的部分或占到总数的2成至3成,甚至更多,由于上市企业的资金运用是自有资金还是募集资金并不好鉴定,同时,上市企业或从中抽出一部分资金去做理财,这些目前来看并不好控制。

  刘景德认为,从外部来看,我国应该严格的执行会计审核和督察制度,从内部则从企业的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去约束企业。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再融资和IPO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两个渠道,其中,再融资是主渠道,规模比IPO大很多,因此,如何去适当控制再融资节奏,令IPO的节奏加大,来解决IPO的燃眉之急,使得再融资的量相对保持平稳。

  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IPO及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再融资规模创下了历史之最。

  为了解决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李大霄认为,需要资源能够得到真正的合理配置,为此我国应该树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当前的蓝筹股估值低,而次新股、垃圾股、题材股、伪成长股这几类股票被吹高,当前资源的错配令市场大量的宝贵资源流入上述股票中。因此,未来我国还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

  另外,李大霄认为,监管层需要加强这一“注水游戏”的质量监管,使得再融资渠道收窄,再融资的规模也就相应的得到控制。

(责编:李栋、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