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延续“鸡肋”行情,交投惨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34%,收报2987.86点;深成指下跌0.09%,收报10467.16点。两市成交额萎缩至3053亿元,创今年3月11日以来的最低值。
两市成交创年内第三低
近期,A股成交额不断萎缩。自9月13日以来,两市成交额基本徘徊在4000亿元下方,大幅低于今年以来两市日均成交额(约5225亿元)。
周三,两市成交额终于跌至阶段性谷底,成交额略超3000亿元,低于年内日均成交额42%,创2016年3月11日以来的最低值,也是年内第3低值,仅高于今年1月7日和3月11日的1880亿元和3041亿元。
分市场来看,沪市成交额为1164亿元,仅高于1月7日的800亿元和5月30日的1156亿元,是年内第3低值;深市成交额为1888亿元,同样为年内第3低,仅高于今年1月7日的1080亿元和3月11日的1757亿元。
主力资金连续流出
赚钱效应降至谷底
与此同时,两市主力资金呈现连续净流出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9月以来,18个交易日中,主力资金净流出的天数高达16天,累计净流出625.26亿元。其中,9月28日当天两市净流出11亿元。分行业来看,化工、医药、计算机等行业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
杠杆资金方面,随着资金的流出,两融余额也创一个多月以来的新低。截至9月27日,两融余额降至8903.14亿元,较月初的9030.2亿元减少12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能持续赚钱的次新股板块,对资金吸引力也在消失。以近期开板的次新股为例,正平股份开板当天从涨停直接跌停,最近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18.52%;宏盛股份,9月26日还没开板,到了27日直接封死跌停,28日再次大跌7.33%。广州万隆指出,如今连公认是“稳赚”的新股炒作都有退潮的迹象,或许会使更多的资金对A股望而却步、暗生退意。
与A股交投冷淡相比,港股和内地楼市都火爆异常,长江证券投资顾问张立强表示,当前市场资金不断被港股、房市、期市分流,缺乏赚钱效应的A股市场,无量反弹无量下跌已成新常态,一个缺乏资金参与的市场注定不会有较大的起色。另外,本周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周,多空双方交易更加谨慎。
地量见地价
行情在节后?
A股一直存在“地量见地价”的说法,实情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们不妨看看历史数据。
今年1月7日,受熔断影响,两市成交额仅1880亿元,此后A股未能止住颓势,从3100点跌至不足2700点,不过这次“地量”,情况较为特殊。
3月11日,两市成交3041亿元,属年内第二低,其后A股开启一轮小反弹行情,截至4月15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9.75%。
再来看看最近的一次,8月2日,两市成交3225亿元,此后行情可以看出,当天也是A股近期的一个低点,不过这一轮的小反弹持续的时间更短,到8月16日A股便持续震荡向下。
此外,近年来国庆这一时间点多次成了市场的转折点。例如2010年,经过前面两个月的盘整,节后首周,上证指数便连续上涨,并开启了国庆节后逾一个月的上涨行情,累计涨幅接近20%;2015年6月A股开启暴跌,上证指数于9月企稳,经过一个月的盘整,国庆后上证指数震荡上行,截至2015年12月23日,累计涨幅达19.11%。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对比历年国庆节前后A股表现可发现,若节前缩量调整,节后量价回温概率较高。另外,10月超低解禁压力对市场也是一大利好。因此,“红十月”依然可期。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四季度前半段或仍是反弹窗口,12月开始则需密切跟踪美联储议息、汇率和企业盈利等方面的潜在变化。(记者 吴少龙)
6月我国外债余额回升 去杠杆进程接近尾声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章斐然)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92127亿元人民币(等值13893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总体来看,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详细】
消费金融成P2P网贷"救命稻草" 警惕一拥而上一地鸡毛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李彤)随着监管态度的明确与细则举措落地,野蛮生长的P2P网贷正忙着转型求生存,消费金融正成为各平台趋之若鹜的“救命稻草”。有业内人士坦言,习惯了大额借贷模式的平台转向消费金融,在风控模式、经营理念、业务流程等方…【详细】
FOF指引千呼万唤始出来 机构蓄势待发有待市场检验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章斐然)历时近三个月的征求意见后,证监会于上周五(23日)正式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以下简称《FOF指引》),并于9月11日起施行。据人民金融了解,至少6家公募基金已明确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