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上半年融资遇冷:实际完成率仅22%

2016年07月06日09: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新三板上半年融资遇冷:实际完成率仅22%

  与逐渐燥热的气温形成反差的是,新三板市场的融资似乎正进入寒季。根据股转系统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拟融资额为2959.48亿元,实际完成的融资金额为652.69亿元,占比约为22%。尽管上年同期的相应数据分别为1204.62亿元和317.47亿元,但考虑到彼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量(即基数规模相对较小),当期26%的转换效率仍要优于当前。

  具体到每月的情况,2016年1至6月的拟募资额分别为217.84亿元、450.43亿元、511.22亿元、581.29亿元、557.63亿元和641.07亿元;实际完成额分别为144.3亿元、103.57亿元、120.44亿元、125.3亿元、73.99亿元和85.09亿元。若按2016年上半年22%的平均完成线来看,4至6月都在平均基准以下。5月、6月甚至出现未达到100亿元的尴尬情况,其中6月实际募资额85.09亿元较上个月的73.99亿元虽有小幅反弹,但同比去年6月市场遭遇重创时的95.64亿元,仍缩水11%。

  此外,股票发行次数的萎缩也是融资遇冷的表现之一。股转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完成定增的月均次数为260次左右,且今年3月以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按此标准,除了受节日影响的2月,5月(225次)、6月(195次)均不达标。

  另一个融资遇冷的表现是,已经完成融资的挂牌企业所公布的认购对象有不少来自内部人员。数据显示,自今年一季度外部个人投资者和外部机构投资者认购金额的比例有所提高之后,二季度以来,其完成认购的金额占比逐步下滑。其中,外部个人投资者参与定增的比例由3月的17.12%降至5月的12.22%,累计下降幅度近5个百分点;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则更加低迷,对应数据分别为59.7%和46.45%,缩水程度相较个人投资者增长了1.6倍。

  此消彼长。如果外部融资遇冷,那么内部人员的“倒逼式”认购则成为填补外部资金空缺的最简单方式。从数据可知,关联方及公司内部个人参与认购比例自今年3月之后增长迅速。其中,3月的内部人员认购占比为15.68%,5月即升至34.25%,有市场人士据此得出5月新三板所融金额中有三分之一实际上是被“内部消化”的。

  事实上,面对定增市场的持续低迷,更有极致者干脆放弃引入外部资金,由其控股股东直接买单。7月4日,主营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亚融科技发布定增方案,拟以每股1.8元发行不超过7.03亿股募资12.66亿元,其控股股东吉恩镍业全额买单,认购全部发行股票。

  根据公告,此次募资主要是为了设立全资子公司,用以实施公司年产2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据公司预测分析,该项目可实现达产后逾27亿元的销售收入,相比2015年的2亿元营收呈“爆炸式”增长。

  无独有偶。7月5日晚间,国通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王刚以及第二大股东王建峰认购公司所发行的1400万股股份。其中,王刚认购1190万股,认购额为2618万元。公司表示,共计募集的3000万元资金将用于扩大业务规模。

  有市场人士表示,下一季度新三板的融资困境或仍将持续。

(责编:吕骞、李海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