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管促股權質押收縮 券商控風險不會“一平了之”

王媛媛

2018年07月02日08:05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原標題:嚴監管促股權質押收縮 券商控風險不會“一平了之”

  近期,A股市場波動較大,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成為熱議話題,市場對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違約處置可能帶來的影響產生擔憂。作為資金融出方的券商難以獨善其身,頭頂亦高懸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華東某中大型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公司股票質押業務發展較快,今年因為內部資金成本提高了,加之新規的出台,導致團隊在項目選擇上傾向保守,評審或放款都會比較慎重。如果企業資質確實較好,能夠質押的周期會放長一些。”

  高風險業務埋雷

  A股市場股票質押現象普遍,幾乎“無股不押”。根據中國証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証登”)數據,截至6月22日,3461家上市公司有股票質押,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3545家,有質押的公司數量佔比達到97.63%。

  由於股票質押屬於高風險業務,一旦市場波動幅度加劇,上市公司股東就很有可能出現違約風險,進而引發“爆倉”等連鎖反應。証券公司作為以自有資金參與融出行為主體,經常“陪同”上市公司質押股份的股東們,一並被卷入風波之中。

  近期,深交所上市公司盈方微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盈方微電子所持有的6900萬股及3725.96萬股公司股份已分別劃轉交付東方証券及華融証券。股份登記過戶完成之后,東方証券持股佔比8.45%,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華融証券持股佔比4.56%,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據了解,盈方微之前做了股權質押,因無力償還資金,便通過“債轉股”的形式抵償債務,兩家券商被動成為其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股權質押風險對質押機構的傳導不可忽視,后續反應更是令券商“苦不堪言”。譬如,由於樂視網、神霧節能、神霧環保的爆倉案例,多家中小券商受到牽連,部分甚至不得不計提減值准備,對其財務狀況產生較大影響。

  “質押的股權風險究竟有多大,在沒充分暴露之前,外界很難知道。”受訪券商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持續從嚴監管

  今年以來,伴隨中國証券業協會發布《証券公司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管理指引》、滬深交易所和中証登發布《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2018年修訂)》(簡稱“質押新規”)等政策出台,對於場內質押業務,不少券商持謹慎態度,增量業務評審亦趨嚴,部分券商甚至已經暫停相關業務。

  3月12日,質押新規正式實施,從個股質押比例、質押折扣、集中度等方面設置更高門檻。根據新規要求,單一券商接受單隻股票質押數量不得超其A股總股本30%,集合資管計劃、定向資管計劃接受單隻A股質押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5%﹔個股的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50%﹔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

  國金証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質押新規的出台,表明監管層延續金融去杠杆、防控金融風險的監管方向。股票質押式回購融資規模或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且由於目前滬深兩市平均質押率穩定在40%左右,因此新規中關於質押率不得超過60%的規定隻對少數個股質押業務有一定影響,但整體影響或有限。

  “整體感覺下來,新規實施之后,各家股票質押業務戰線在收縮。”滬上某券商信用業務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股票質押的融資利率大約在8%左右,全行業都在往上提高報價。這是出於風險以及資金面等方面的多重考慮。”

  除了對場內股權質押嚴格“看護”,監管層對場外亂象也進行重拳整治。5月底,中國証券業協會發布《關於証券公司辦理場外股權質押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叫停券商參與場外股票質押業務,不得提供盯市、平倉等第三方中介服務。

  此外,為了規范証券公司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行為,各地証監局年內對股權質押風險排查與監管力度加強,而針對質押期間利用停牌等手段來維護股價等行為,滬深交易所也加大了對停牌事項的嚴格審查。

  記者從多位市場人士處獲悉,一系列監管組合拳打下來,股票質押市場規模有所收縮,增量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監管力度加強,券商下調質押率,股權質押的存量風險也得到有效控制與釋放。

  “根據滬深交易所統計數據,目前,兩市股票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200%,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兩市總市值中的佔比為1%。”中國証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整體風險可控

  對於証券公司來說,將質押股票“一平解千愁”,並不作為其最優先的選擇。

  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最終確需處置的交易,証券公司不會簡單通過二級市場“一平了之”,更傾向於尋找有意整體承接股權的主體,通過協議轉讓達成交易。如果相關股份仍處於限售期,短期內更是無法通過集中競價賣出的方式進行處置。

  同時,根據《証券公司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管理指引》要求,在待購回期間,履約保障比例達到或低於約定最低比例的,証券公司應當按照協議約定,及時通知融入方追加擔保物、提前購回或者採取其他履約保障措施。

  華北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單隻質押比例較高的股票,在做業務准入的時候,券商便會降低其質押率。而針對一些高風險項目,因為和客戶簽了協議,一般不會開始就讓客戶贖回,而是先讓其補充擔保品,或增加質押股票倉位,強平可以說是証券公司最無奈的選擇了。除非碰上萬不得已的情況,一般很少出現一開始就選擇為客戶強制平倉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質押的股權被強制平倉,造成上市公司大股東被動減持,便會對公司的股權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繼而或引發控制權的爭奪戰。

  “截至目前,尚未發生由於二級市場平倉賣出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非正常轉移的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綜合來看,股票質押風險對市場短期沖擊有限。

  據中國証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保持對公司的影響力和控制權,一旦出現違約風險,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傾向於與証券公司協商通過補充標的証券及其他質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種方式,避免進入處置程序。個別最終進入違約處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於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証券公司往往會協助尋找受讓方,通過協議轉讓、司法拍賣等方式變更股權持有人,真正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非常有限。

(責編:朱一梵、李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