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部開啟“比慘”模式 券商遭遇轉型陣痛

2016年05月26日08:26  來源:中國証券報
 
原標題:營業部開啟“比慘”模式 券商遭遇轉型陣痛

  由市場交易量萎縮、業績下降引發的券商裁員、降薪的消息再起波瀾,一線經紀業務首當其沖。有中小券商下發文件表示將“提效”,一些大中型券商內部員工先后“哭訴”考核提升、變相裁員、薪資大幅度縮水,一時之間,証券公司“降薪裁員”的悲觀情緒開始在朋友圈和自媒體上發酵。証券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底公司就開始降薪了,至於考核提升,在弱市下實際上很難提高考核標准。券商開啟裁員或“變相”裁員模式主要是在去年牛市行情后的后遺症,經紀業務“看天吃飯”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改觀,此次“降薪裁員”風暴也在預期之中。

  券商一季報數據顯示,上市券商的營收和盈利同比下行約五成。近期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量已經低於4000億元,券商經紀業務承壓。“之前,互聯網券商概念受熱捧,不少券商已經將部分經紀職能轉到線上。業內真正焦慮的是互聯網化后業務模式不一樣,出單隨機性導致人員的主動流失,而不僅僅是收入水平。”某大型券商資深經紀業務人員向中國証券報記者說。就在券商傳統業務收縮之時,一些小型券商也意圖通過投行、新三板等新業務來進行彎道超車,目前不同券商和業務部門,對人員安排的反饋並不一樣,降薪減員存在“結構化”特征。此外,券商投行和資管業務有較好增長,預計將成為利潤穩定增長點。

  營業部首當其沖 擴張后遺症隱現

  市場行情疲弱階段,除了投資者備受煎熬之外,一些依靠經紀業務交易量來分食利潤的券商機構也變成了“勒緊腰帶過日子”。一家券商內部下發的《關於啟動組織效率提升項目的通知》,被普遍視為証券行業在疲弱行情下發出的降薪裁員發令槍。無獨有偶,近兩周以來,一批大中型券商內部員工先后曝光了考核提升、變相裁員、薪資大幅度縮水的情況,一時之間,証券公司“降薪裁員潮”的悲觀情緒開始在朋友圈和自媒體上發酵。

  有市場消息稱,上述券商此舉調整可能引發高達20%的內部裁員行動。對此,該券商官方回應媒體稱,公司去年人均盈利能力不高、人均單產偏低,而2016年經濟增速放緩,行情持續低迷,券商傳統業務發展承受較大壓力。“啟動該項行動的核心目的在於提升人均產出能力,而不是單方面做淘汰,公司的薪酬結構、激勵制度不會因為組織效率提升項目而做出特別的調整。”

  實際上,涉入降薪裁員傳聞的並非僅此一家。據了解,一些大中型券商營業部均傳出考核力度加碼、公司淘汰機制嚴格、薪資和年終獎金大幅度“被砍”的消息。有券商營業部的基層員工認為,如果公司執行更嚴格的考核標准的話,將有大批人員面臨裁員或被動離職的情況。

  不過,也有券商內部員工分析,面對不同市場情況,在經紀業務崗位,市場交易和業務量關聯度很高,薪資和提成的調整也屬於正常現象,市場熱議的“裁員現象”有渲染和夸張的成分。“可以看到,很多媒體傳出的消息都是針對券商營業部經紀人員,但這批群體很多都不在公司內部編制,不屬於傳統意義的正式員工,薪酬結構本身浮動較大,基本都是靠業務量來拿佣金提成,如果市場行情不好,這批員工自主的流動率本來就比公司主動裁員要高。”上海某券商內部人士說。

  有証券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公司或地方營業部精簡人員的動作,可能也與去年大幅度的擴張有關,經紀人隊伍或者其他業務崗位人員調動也是券商自身在低迷行情環境下做出的業務架構的調整。“很多券商機構,線下鋪設的營業部網點較多,本身需要支撐的成本較大,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進行成本核算的調整,也屬於內部常態。”深圳某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坦言,隨著市場的牛熊周期伸縮,幾乎成為証券行業的規律,這是過去券商經紀業務“靠天吃飯”的主要特征。

  據了解,由於去年行情較好,券商機構在牛市中大幅度擴張,人員增長的比例也比較高,而在行情轉變后,此前過度擴張引發的一系列“后遺症”也在今年的市場中逐漸顯現出來,比如,盈利能力下降、成本支出增加、業務崗位比例不均衡等,崗位調整也就在所難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包括申萬宏源、方正証券、國泰君安、西南証券、太平洋証券和國金証券等券商員工總數,相比2014年增長幅度均超過30%,其中申萬宏源、方正証券一年以來的人員擴張幅度分別高達180%、85%。“公司員工擴張,主要和業務規模擴大及創新業務開展有關。對於多數機構而言,都是經歷過牛熊周期的,在今年的市場下,如何進行人員和崗位的重新調整和劃分,公司應該也會有相應的應對策略。”

  經紀業務轉型壓力大 線下擴張重回布局主線

  券商人士分析,去年6月以來行情的急轉直下,券商經紀、兩融等相關業務遭到大面積收縮,同時受到風控嚴格的要求,券商質押融資、自營投資等相關的條線及創新業務也受到沖擊,機構內部的“去杠杆化”造成內部業務架構的大幅度調整,也成為此番券商內部重新劃分崗位和人員調配的重要原因。

  “去年到現在,從券商創新業務的情況來看,經歷從擴張到收縮的過程,出於風險控制的要求,之前貢獻很多利潤收入的資本中介等業務,現在的發展空間受限,機構不少創新業務的限制較多,可做的業務又重新回到傳統的經紀業務上。所以業務架構的調整受到行情波動的牽連相對比較大。”對於經紀崗位的裁員風波,一位中型券商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和去年市場行情和行業整體業務擴張的背景有關,環境發生變化后,券商為控制成本,對各個業務條線的崗位要求也會逐步提高,對現有的資本和人力資源重新調配,來應對當下的情況。

  與此同時,在互聯網轉型要求下,券商經紀業務整體面臨的架構調整也變得更為迫切,業務互聯網化對傳統經紀業務崗位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通過互聯網經紀業務的互聯網化,我們希望能夠多渠道打通投行、固收、投行以及零售等各個業務條線,實現線上和線下資源的內部循環,將此前分離的業務架構變成循環式的主動推送。這種轉型的調整,實際上對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其中互聯網業務技術人員的比例就會大大提升。”深圳某券商互聯網金融部負責人表示,為實現內部的互聯網轉型,公司內部實際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成本來擴充旗下的團隊,對崗位人才的要求也比傳統經紀業務更高。

  券商人士提出,當前經紀業務正在逐漸走出“靠天吃飯”的模式,但在創新業務滲透和互聯網化轉型中,需要經歷一定時期的陣痛期。“很多互聯網經紀業務部門的搭建,是在收縮地方營業部資源收歸總部的過程,加上互聯網轉型在人才和技術上對資源的消耗較多,形成符合公司內部生態的運營機制也需要時間,這些業務架構的變化其實暫時很難體現在目前券商的盈利表上。”上述中型券商負責人表示,這也是在轉型背景下,券商會出現不同業務部門收縮和擴張同時並進的情況。

  即便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不同券商的應對策略也會不同,有些會考慮成本因素而選擇進行崗位和人員調整,有些則會挑選優勢業務繼續進行擴張。據了解,今年以來,不少券商再度加大了對線下營業網店的擴張,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各地監管機構共批復38家券商新設364家分支機構,佔比超過去年全年的八成,在線下布局加大的情況下,人員規模的放大也順理成章。

  業績集體縮水 券商步入轉型期

  “互聯網化使得業務拓展越來越難,業務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每天忙的工作和出單業務未必相關,而出單的業務又沒有可復制性。降薪的事情早在去年就開始了,對於一直靠‘看天吃飯’的券商傳統主營業務的員工來說,對收入波動率的容忍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業內真正焦慮的是互聯網化后業務模式不一樣,出單隨機性導致人員的主動流失,而不僅僅是收入水平。”某大型券商資深經紀業務人員向記者表示。

  一邊是新業務模式的出現讓從業人員心生焦慮,一邊則是由於市場交易量下行使得盈利減少。中銀國際認為,由於兩市成交萎縮和佣金率進一步下行,從營業收入結構的角度來看,2016年一季度經紀業務佔比由2015年的47%下降至37%﹔自營業務營收貢獻由2015年的25%下降至14%,2016年1月的股市大幅回調以及2015年券商救市是自營業務收入下降的兩個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126家証券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0.81億元,為2015年營收的13.40%,實現淨利潤288.98億元,為去年的11.81%,不足八分之一。2016年一季度,25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552.96億元,同比減少32.85%,環比減少45.96%﹔淨利潤178.78億元,同比減少51.01%,環比減少49.36%,單季度淨利潤約為去年全年的10.72%。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預計今年券商行業營收及利潤下行三成。目前各券商公司都在強化危機意識,根據市場形勢調整業務線,在經濟下行情況下,市場成長量減少,經紀業務必然收縮。不過,當前券商投行和資管業務的較好增長,上市券商中資管收入佔比最高提升至17%,預計在傳統業務下行壓力下券商資管和投行將成為利潤穩定增長點。

  據了解,目前一些小型券商意圖通過投行、新三板等新業務來進行彎道超車,這些業務的擴張布局則需要大量人員招募進場。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不同券商和業務部門,對人員安排的反饋並不一樣,降薪減員存在“結構化”特征,而其實券商內部高端人才一直處於稀缺狀態,如何填補這部分缺口,也是一直以來券商進行轉型和業務創新的重要課題。據悉,目前九州証券、聯訊証券等券商均正在進行一定規模的招聘,其中投資銀行、固定收益、資管管理、銷售、互聯網業務等崗位需求龐大。

(責編:呂騫、章斐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