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証券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在接受中國証券報記者專訪時認為,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最主要的邏輯是全球經濟衰退,2015年-2018年,全球經濟面臨波動加劇。中國央行此次“雙降”有利於經濟穩增長,中國經濟有望在2016年上半年觸底,隨后展開第三庫存周期反彈,但真正的經濟低點將在2018年出現。未來三年,大類資產的系統性機會不如過去六年,可能更多地表現為結構性特征。
全球貨幣寬鬆已達邊際高點
中國証券報:近期全球股市、匯市、期市都出現暴跌現象,此輪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周金濤:市場大幅、連續波動有一些具體因素,如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市場估值過高、資本外流等,但最主要的邏輯是全球經濟衰退。我們正處在康波衰退的第二次沖擊階段,這是我在2014年四季度提出的。康波是世界經濟運行的根本決定趨勢,是任何國家和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的,我在2008年即提出次貸危機是第五次康波衰退的第一次沖擊階段,一次康波衰退由兩次沖擊完成,隨后康波將進入蕭條階段。
2008年至今已過去六年,目前有兩個重要變化值得關注。其一,全球貨幣寬鬆已達邊際高點,美國加息預期,中國和歐洲可能已面臨寬鬆帶來的邊際效用遞減問題,這是一個康波的特定階段,反危機已達邊際高點,其后應該更多地關注以貨幣寬鬆反危機的負面效果問題,那就是何時滯脹。其二,作為全球增長的主導國,美國的房地產周期第一上升階段可能正在達到邊際高點,而由此帶動的美國固定資產投資也可能在邊際遞減,美國第二庫存周期的頭部正在形成中,而這個頭部,大概率是本輪中周期的最高點。這兩個變化說明,全球反危機的上升趨勢已經結束,我們將進入康波衰退二次沖擊階段。
這個沖擊階段的本質,就是流動性寬鬆並不能真正創造經濟增長,只是一個緩解總需求不足與債務危機的手段,而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的幣值泡沫和資產價格泡沫,到了一定的時刻需要釋放。我們看到的當前的全球動蕩,就是這樣的特征。
出現大級別危機的概率不大
中國証券報:康波衰退的二次沖擊會是怎樣一個過程,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是處於一個系統性金融危機的開始,還是已經到達短期的尾聲?
周金濤:康波衰退的二次沖擊是一個系統性過程,將延續三年之久。當然,這個過程也是起起伏伏的。從全球經濟運行來看,2014年底美國經濟出現中周期高點之后,歐洲可能在2015年二季度也出現了短周期高點,發達經濟體將在2015年下半年之后出現全面衰退特征。(下轉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