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国太保扶贫之路

中国太保在乌兰察布“两镇”三管齐下创新扶贫路径

2020年10月14日16:32 |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小字号

进入9月,阴山北麓的内蒙古察右中旗明显降温,大风带着浓重的寒意,让人误以为是在深秋。

“现在我们不怕天冷霜冻,有中国太保帮助村里建起的恒温库,咱种的胡萝卜、葵花都可以存在库里。”察右中旗的铁沙盖镇党委书记李飞说。李飞说的恒温库就是中国太保在“两镇”扶贫的创新管道之一:产业扶贫。

援建产业是脱贫之道

在一块面积不算大的空地上,一溜排开的十个恒温库房,设备都非常齐全,虽然现在还空着,但一到冬季就会派上大用场。据了解,当地农民多种植胡萝卜、葵花、土豆等农作物。每年9月底,胡萝卜、葵花进入收获季节并大量上市,但由于无霜期短,冬季很快接踵而至,如果再遇到市场滞销,胡萝卜、葵花等一旦积压,特别是胡萝卜一上冻,价格会直线下跌。农民辛苦一年白干不说还要赔钱,卖不出去的胡萝卜也只能让其烂在地里。这不仅是这一带农民的苦恼,也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

2018年9月,中国太保积极响应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结对帮扶的号召,由旗下中国太保产险和中国太保寿险分别与内蒙乌兰察布市的察右中旗铁沙盖镇和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结成帮扶对子,为期三年。中国太保进入察右中旗后,并没有将结对扶贫当着形式,而是希望用一种更贴近当地实际的方式帮助脱贫。中国太保产险派驻干部陈洪威来到铁沙盖镇后,走村入户,实地访问贫困户,与镇、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一起分析致贫原因,经过周密调研,中国太保最终提出建恒温库的方案,以真正解决当地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为此,中国太保拿出了260万元的援助资金,经过一年多时间,建成了这座占地11500平方米,可储放近1000吨胡萝卜,20吨冻肉的恒温库。

“去年秋季我自己的葵花卖不出了,村干部提醒我可以免费放入恒温库,等到价格好时再卖,我把全部葵花放入恒温库,今年开春才卖完,减少损失5000元。”九股泉村民王金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李飞激动地说:“村委会村民终于有了自己产业,借助恒温库,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农产品生产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真心感谢中国太保为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据了解,该项目被确立为九股泉村集体经济项目,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实施,可为贫困户带来分红收益,直接拉动九股泉贫困户119户及周边三村贫困户90余户。

据了解,在产业扶贫上,中国太保还有更多的举动,包括配合白音察干镇政府产业扶贫规划,投入30万元推动开展阿牧嘎查蒙根高勒种养殖合作社奶制品厂升级项目,带动周边农牧民及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拟投资200万元,参与白音察干镇万吨柠条加工项目。此外还举办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班,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为全镇、村两级干部、培训马铃薯栽培技术等。

摒弃传统的以捐代帮扶贫模式,大力开展贴近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已经成为中国太保在内蒙扶贫创新的重要方向。这不仅是扶贫之道,更是脱贫之方,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

“防贫保”为新发致贫和返贫再筑一道防线

家住察右中旗铁沙盖镇五间窑村的刘东升,个子不高,面色黝黑,一眼看上去并不像个病人。但实际上,2019年他就已经患上了尿毒症。去年一年看病就花去掉了15万元。好在有医保和民政救助。全部报销之后,还有1.5万元的自付费用。中国太保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进行核实,并通过“防贫保”为他报销了1.2万元,刘东升最后仅自付了3000元左右。

应该说,防止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或返贫,相比帮助贫困户一次性脱贫要难得多,工作需要更加细致。为此,中国太保确定了扶防结合、扶防并重的帮扶思路,既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解决现实的、眼前的脱贫难题,又立足更长远的“脱贫不返贫”目标,其方式就是积极推广落地“防贫保”,用保险产品来以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而刘东升当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这便是中国太保在“两镇”扶贫的创新管道之二:保险产品扶贫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中国太保共捐赠430万元,用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后旗的“防贫保”项目。不仅如此,中国太保还帮助当地建立了“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据中国太保产险内蒙古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建立前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理赔流程,平台建立后平均周期只有20天,而且通过手机即可办理,使“防贫保”的理赔效率提高了60-70%。

截至目前,察右中旗“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通过安全读取旗扶贫办、医保局的民政和医保数据,预警监测到参保农户的数据是否达到医疗自付金额预警阀值,共筛选预警数据693条,自行申报11条,疑似理赔查勘数据的98%可通过系统自动筛选得出。经过初步核实,符合理赔查勘条件数据582条,预警准确率达到84%,赔付准确率76%,已成功防止444人因病致贫或返贫,支付赔款239.41万元。

正如银保监会挂职扶贫干部、察右中旗政府副旗长刘宇所说,通过预警及早发现,可以第一时间将赔款资金支付给临贫、易贫人员,真正起到在基本医保、大病统筹、民政救助之后的第四道防线,也是最后防止新发致贫和返贫的“拦水坝”。

截至目前,中国太保的“防贫保”已在全国26个省逾500个区县开办,累计提供保险保障7万亿元。

“平台”带货打通扶贫产品市场通道

如今网红带货成了时尚,中国太保则将这种方式融进了扶贫当中,成为中国太保扶贫的第三个管道:打通产品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太保通过“彩虹平台”主动购买内蒙古农副产品实现帮扶金额逾1600余万元。

来自“两镇”的杂粮礼包、藜麦、胡麻油等农副产品,成为平台畅销的“网红”产品。

“平台带货至少可以实现三重效果,一是可以帮助推销扶贫地区的产品,提高贫困户收入,助力实现稳定增收;二是让员工了解扶贫地区的情况,提升每个职工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三是平台对上线销售的产品采用订单式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了当地贫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因为我们对上平台的产品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也可以倒逼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更加关注市场。”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中国太保还不满足仅在自己系统平台帮助销售,他们创新式地向更广的社会市场推进。今年5月,中国太保在白音察干镇的挂职扶贫干部与当地主播开展了一场扶贫产品带货直播,吸引1.5万余人观看,实现销售额1.2万余元。

在察右中旗苋草藜麦产业协会,记者看到协会向中国太保赠送锦旗的一幕。协会会长闫郑伟动情地说:“我们真心感谢中国太保为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做出贡献。他们向贫困户种植藜麦提供种植、植保技术,并通过‘彩虹平台’推广销售,这从根本上提高了贫困户收入。”

据了解,2020年察右中旗已经发展种植藜麦约7万余亩,成为国内较大的藜麦种植加工产业基地。而中国太保的帮扶效果也在当地惠泽着更多的贫困人群。

(责编:实习生、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