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践行保险扶贫 助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10年前,刚被确诊尿毒症时候,我是真的想放弃,因为弟弟比我早3年确诊这个病,一年的花费得10多万,我们这样的家庭承担不起。”李正满含泪水地回忆道。当时他正在异地求学,家中的经济来源仅靠年迈的父亲在工地上打散工,无法承担兄弟俩的治疗费用。
“学校有‘大学生医保’,虽然能报销一部分费用,但仍是杯水车薪。”李正表示,“后来好了一些,医保能报到50%,还能去民政局申请救助,钱虽不多,但也帮我们家缓解了一些压力。”
“2016年,社区帮我们申请了低保户,享受贫困人口政策。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我弟两个人治疗不花什么钱,每个月也就几十几百块钱。尤其是‘351’政策,县内治疗花费不会超过3000块。”李正说。
作为中国太保寿险“健康脱贫”政策的受益者,2017年,李正兄弟俩共透析316次,医疗花费21万元,经“六保一体”综合医保补偿后个人实际支付607元,加上其他治疗费用,一年只花费了几千元。
在中国太保寿险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剑看来,保险的本源就产生于互帮互助、扶危济困,从这一点上,保险与扶贫有天然的内在关系。
中国太保寿险通过扶贫与主业的有机融合,在政保业务主业的基础上,依托于在当地承办或经办的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或补充医保等主营业务,借助公司在各地的服务网点、运营人力以及系统工具等开展相关的健康扶贫工作。
“保险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在助力健康扶贫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扶贫与主业相结合,坚持脱贫和防贫相结合,坚持产业扶贫和保障扶贫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健康扶贫可持续、可复制。”王光剑在接受人民网金融采访时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说,坚持扶贫与主业相结合,就是依托于已经开展的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基本医保等业务,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精算、人员、网点等专业优势,落实针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倾斜政策,实现精准靶向施策。
坚持脱贫和防贫相结合,就是保障和预防双管齐下,通过下乡进村,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扶贫义诊、健康干预等活动来帮助提高各地的医疗健康水平,引导贫困人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坚持产业扶贫和保障扶贫相结合,就是在提供保障服务、提升保障水平的同时,发挥保险的杠杆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在成都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就通过带动失能护理产业的发展,为部分贫困人口提供了护理岗位就业机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王光剑表示,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太保寿险各分公司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举措。
比如,在肥西、咸宁,当地开展的业务以大病保险、基本医保、补充医保等为主,保障的属性更强,采取了与工伤、意外、救助等其他服务进行衔接,织密保障网络,并借助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票制结算”,通过“六位一体”或者“四位一体”的整体保障来实现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在成都,当地开展的业务是长期护理保险,除了一定的保障属性外,具有很强的服务属性,在直接补助失能贫困人口之外,还积极带动护理服务产业发展,通过对失能人员家属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护理技能,使其有机会通过为他人护理获得护理劳动报酬,实现了就业扶贫。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中国太保寿险通过大病保险和补充医保项目,累计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8万人,累计提供保险保障额度约3万亿元,累计赔付203万人次,赔付金额14.2亿元。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行业积极参与承接‘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健康养老事业发展,既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王光剑表示,“太保寿险将以‘保险+服务+科技’的方式全面参与国家多层次医疗体系建设,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努力构建太保寿险大健康生态圈,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推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改善人民美好生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