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四部门(深圳市税务局、深圳市公安局、深圳海关、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搭建信息情报交换平台,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四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情报交换高速网络,助力提升部门联合办案的打击能力和效率。
区块链技术因具有不可篡改、分布存储等技术特征,构建了独特的信任机制,在社会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十几个城市获得应用。政务方面,主要应用于政府数据共享、数据提笼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电子发票等;在民生方面,主要应用于精准扶贫、个人数据服务、医疗健康数据、智慧出行、社会公益服务等;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保险等细分领域。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区块链可以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合起来,有助于提升信任穿透水平,也可以解决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
“从深圳四部门建立信息情报交换平台的案例来看,主要涉及的是数据共享,将共享的数据用于监管,正是区块链技术比较容易发挥作用的领域,是金融监管或者监管科技很好的一个应用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主要基础是数据和信息,更重要的是数据的流通、交易,转移等,区块链技术的这些特征,跟监管有很多相似和匹配之处。
云象区块链董事总经理邓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把区块链作为技术工具实现信息流协同管理,从而防范金融风险,达到资金安全高效流转的目标。
邓旭表示,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监管的应用有四个层面:第一,实现多方信息协同,提升参与主体的工作效率;第二,保障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三,交易环节透明且可第三方验证;第四,业务全流程形成闭环生态,建立信用网络。各个参与方都能够看到资金流向,监管机构把事后监管转为事前监管或事中监管。
但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监管的应用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尹振涛表示,区块链最明显的特征是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只是可能弱化中心。去中心和去监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被弱化中心的机构中,监管部门如何发挥作用需要思考。
尹振涛认为,区块链技术正处于发展中,可以在金融监管的应用过程中做一些调整,匹配监管方式和方法。同时,监管机构也应该围绕新的模式和生态,做适当的调整,更好地规范行业的发展。
个人房贷利率“换锚” 你的房贷是升了还是降了?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张玫)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25日发布的公告,昨日起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19年9月20日贷款市场…【详细】
全国首例“个人破产案”审结:兼顾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平衡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史雅乔)日前,全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审结。浙江温州中院联合平阳县人民法院通报:温州某破产企业股东蔡某,应对该破产企业214万余元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因蔡某月收入400…【详细】
打击金融谣言力度不减!网民造谣央行降息被拘10日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王仁宏)据公安机关今日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曾在两月前编造并传播“央行降息”消息的造谣者,因发布虚假信息被已发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这也是继8月底“央行降准”造谣者被行政拘留后,公安部门对金融市场造谣者进行的又一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