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上市以来“连年亏” 三原因成“罪魁祸首”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张文婷)保险业从来不缺“亏损王”,众安在线(以下简称:“众安”)的业绩自上市以来,更是“连年亏”。今日晚间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整体淨亏损人民币17.967亿元,同比增亏人民币8.004亿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众安如此巨亏?据管理层分析,亏损主要受承保业务、投资收益及科技输出业务三原因拖累。
具体来看,承保方面,2018年已赚保费同比增长90.7%,在综合成本率从2017年133.1%下降至2018年的120.9%的情况下,承保亏损仍增亏人民币3.057亿元,同比增长20.0%,但远小于已赚保费增长幅度。
综合成本率作为衡量产险业盈利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赔付率和费用率,综合成本率越低说明产险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而综合成本率高企一直是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最大弱点。据分析,这多因为其高昂的渠道费所导致的。
对于2018年综合成本率的下降,众安管理层亦给出了详细说明:主要在于渠道费用率和其他经营费用率的同时下降。由于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垂直生态合作伙伴,业务越来越多样化,健康、消费金融和汽车生态的贡献迅速提升;并利用科技优势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包括获客、产品、风控及服务,以不断加强的品牌效应提升议价能力,控制公司整体渠道费用率。
投资也是众安巨亏的关键因素。年报显示,2018年其总投资收益为人民币4.988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3.320亿元。据管理层分析,2018年受到国内A股市场低迷的影响,权益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显著低于2017年水平;另外,由于2017年3季度完成IPO,所筹得融资款于2017年末到账,该部分新增资金于2018年上半年逐步完成投资配置,而2018年上半年尚未配置的资金则大多投资于流动性资产中,导致实际收益率偏低。
近年来,科技布局在众安的业务发展中成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只可惜,成也科技,败也科技。
年报指出,2018年公司科技输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24亿元,净亏损人民币4.531亿元(其中包含众安国际净亏损人民币1.129亿元),净亏损同比扩大人民币3.443亿元。
管理层在年报中分析,这是由于科技输出业务尚处于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阶段,主要研发支出用于保险核心系统的二次研发及产品化,用于对国内外市场的系统输出;同时也持续将研发力量投入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连接医院端数据的商保科技平台,并将其融入于保险核心系统之中,以提高保险流程效率。
2019年的众安是否能盈利,尚不可知。但管理层在年报中提及,将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以降低赔付率,提高盈利水平。包括增加互联网场景平台与流量平台业务占比,缩减低利润水平业务;有效利用场景方丰富的数据,包括场景消费轨迹、互联网行为等数据,在平衡风险的基础上覆盖更广泛客群。
此外,还将与更多持牌资金方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在做好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产品,提升资金资产匹配能力,满足多样化的资产类型、久期、地域等匹配需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