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ST股涨停潮迷了眼

ST股近期逆势走强,8月22日沪深两市ST股票更是掀起一波涨停潮,ST板块产生的赚钱效应让不少投资者开始跃跃欲试。不过,在本栏看来,A股生态已经发生巨大改变,ST股票也已经今时不同往日,投资风险很大,投资者不宜盲目追捧ST股票,谨防成为“接盘侠”。
众所周知,ST股票的价值主要来自于被重组的可能。即ST股的价值是被重组后的预期股价乘以被重组的概率。假如某个ST股票预期被重组后股价为30元,重组成功的概率为10%,那么这只ST股的合理定价就应该是3元。而这样的估值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ST股票不可能自己重新恢复盈利,二是ST股票不会被退市。
第一个基本假设符合大多数ST股票,但第二个假设条件将来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监管层对于退市制度的逐渐完善,“不死鸟”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狭窄,如果未来绩差股出现大比例的退市,那么影响ST股票估值的重组成功概率将会大幅下降,ST股票的合理估值也将因此而下降。
与此同时,愿意借壳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少,也会影响到ST股票的重组成功率。而且,随着政策的鼓励和完善,独角兽公司直接IPO的情形会越来越普遍,也会降低ST股票重组成功后的估值。
此外,监管层对于借壳上市以及重大资产重组的从严审核,也将直接影响ST股重组成功的概率,进而降低市场对ST股的估值。
因而,多个方面均表明,未来ST股票的重组成功率和预期重组后股价都将出现下降,即ST股票的合理估值可能会大幅下降,并大概率会低于1元。这也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出现大量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其中部分重组预期降至冰点且将面临退市的ST股票,甚至不排除股价跌破0.1元而成为真正“仙股”的可能。
其实在香港股市,存在着大量股价在0.1港元附近交易的“仙股”,由于香港股市并没有连续亏损而退市的制度,所以只要上市公司没有申请破产清算,股价在连续20个交易日内有成交,股票就可以继续交易。投资者并不预期它们能够乌鸦变凤凰,于是这些股票的股价也就长期在低位徘徊。它们的“冷宫”待遇,可能就是A股ST股票的未来。
另外,市场目前热炒ST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摘帽预期,半年报的陆续披露,导致一些业绩向好的ST股存在全年扭亏为盈的利好预期,因而受到部分投机资金的追捧。然而,多数ST股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且容易产生业绩黑天鹅事件,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ST股上半年业绩稳定并不代表全年业绩一定向好,更不代表提前消除了暂停上市的风险,投资者仍需警惕相关投资风险,切勿盲目乐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