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易纲:已准备好迎接货币政策收紧

2018年04月12日08:39 | 来源:北京商报
小字号

  金融业有一个“十年轮回”的说法。随着近年各国经济的复苏,不少主要国家央行以提高基准利率的方式开始回笼资金,而我国始终按兵未动,频频引发猜测。在央行多次强调会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基调下,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中一语“我们已经做好迎接货币政策收紧的准备”,再次引发市场热议。

  “做好准备”说法引猜测

  4月11日,易纲在谈及货币政策时表示,“现在主要的央行都开始收紧利率,开始退出扩张,进行缩表,我国也准备好了进行这样的改变。”

  审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已经延续很久,但“做好准备迎接货币政策收紧”这样的说法再次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这句话是否暗示我国有可能加息?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分析称,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由于美国经济的强势复苏,为保证自己国家资金的流动性,大多非美国家必须去跟随紧缩的货币政策。“我国关注的是如何兼顾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从而做出相对审慎的应对。”王红英说道。

  事实上,美联储从2015年底至今的6次加息,几乎每次都会伴随“中国央行是否跟随加息”的猜测,但我国的政策利率始终没有变动,而是以调整市场利率的方式代替。就在3月22日,美联储进行2018年第一次加息25个基点后,我国央行小幅上调了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此前,在2017年3月和12月美联储加息时,我国央行也未调整基准利率,而是以小幅上调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利率的方式来替代。

  十年宽松周期入尾声

  之所以市场会如此敏感,与货币政策的周期交替不无关系。纵观近十年来全球各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均采取了降息和以大规模资产购买为主要特征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三轮QE,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容了3.938万亿美元;也有一些国家为了保证GDP的增长,采取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措施,这也是“零利率俱乐部”的由来。我国为应对彼时的出口负增长、经济硬着陆风险等,也启动了“四万亿计划”。

  这一轮全球央行的大“放水”,在完成推动经济平稳的使命后渐入尾声。标志性事件之一是2015年底美联储的加息。

  2015年12月,美联储结束了零利率政策,开始逐步加息,至今已完成6次。同时,2016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回温,主要经济体的紧缩货币政策也形成了一种趋势。2017年4月,欧洲央行开始减少购债规模,英国央行也于2017年11月启动了十年来的首次加息。目前虽然日本并未采取实质性措施,但全球对日本如何退出扩张货币政策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高。不过与此同期,我国不但没有加息,反而在2015-2016年初实施了多轮降准降息。

  决定货币政策非单一因素

  这与每个国家基本情况不同有关。业内人士普遍指出,决定货币政策的并非单一因素。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方面,货币政策还是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基本情况决定,以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向好,通货膨胀水平整体可控,但由于金融去杠杆,杠杆率要保持合理区间,大基调要保持稳健中性,使未来既保证机构投融资需要,也要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市场利率则要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过程中政策利率要考虑到美联储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政策利率引导金融市场稳定预期。

  此外,从公开市场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用不同期限搭配,做到削峰填谷,整体保持利率市场平稳,满足企业融资成本。

  对于我国目前是否有上调基准利率的考虑,易纲也明确表示,我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易纲说道。

(责编:李栋、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