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潮涌,该规范可转债市场防发行失败
“可转债市场已乱象丛生。如果不对市场进一步规范,频频破发的可转债有发行失败的风险,而投资者也将面临大量亏损。”
近日,资本市场频繁上演“股债双杀”行情。受此影响,可转债“打新”由11月份的趋之若鹜变为破发恐慌。自可转债申购新规实施以来,截至12月13日,共有12只可转债上市交易,跌破发行价的多达7只,其中5只上市首日就破发。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可转债大面积破发,很多散户在申购中签后开始弃购,认购户数也不断减少。现在可转债已形同鸡肋,投资者中签后可能会左右为难,一方面如果12个月内中签弃购3次,半年内不能打新股;另一方面若不弃购,又担心破发。
可转债由11月份受到市场,到如今面临大规模破发的风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方面,正股股价持续下跌,拖累可转债走稳。统计显示,自11月20日至今,25只上市可转债中,正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目前,A股市场多数股票都处于下跌通道之中,可转债也会同步调整,且短期内难有起色。
另一方面,可转债正经历大扩容,已不再具有稀缺性。随着今年初证监会发布新规收紧定增,可转债的融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行速度大幅加快。12月短短6个交易日,3家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总额就达到151.54亿元。可转债已经取代定增,成为上市公司最青睐的再融资方式。
与此同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质量下降,吸引力大不如前。在2017年2月前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的公司中,绝大部分来自主板,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而在此后公布预案的公司中,来自中小板、创业板的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估值偏高的上市公司占比大幅提升。这就大幅提升了可转债的投资风险。
目前,可转债市场已乱象丛生。如果不对市场进一步规范,频频破发的可转债有发行失败的风险,而那些申购可转债的投资者也将面临大量亏损。所以,规范可转债发行市场很有必要。
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对可转债的申购者进行足够的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起初,很多投资者以为中了可转债等同于中了新股一样,肯定稳赚不陪。但实际上,就像新股有可能破发一样,可转债上市也面临破发的风险。
再者,由于没有设立锁定期,大股东获配可转债上市后即可抛售套现,这让投资者对可转债的乐观预期快速降温。以10月20日上市的雨虹转债为例,上市当天至10月23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雨虹转债184万张;10月24日至27日,控股股东再次减持184万张。
当前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既有再融资的需求,也是大股东为了达到减持的目的。所以,如果要规范可转债市场,就必须提高上市公司发债门槛,比如业绩达到某些指标后,方可发行可转债。同时,还要增加大股东获配可转债后减持的难度,不能让可转债一上市就能被轻易减持变现,也要像上市公司IPO那样,规定大股东在一定的期限内禁止转让债券。
最后,降低可转债发行的速度,让最优秀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来融资。近期,可转债发行过于密集,扩容过快不利于市场的发展。2016年,发审委共审核通过的可转债仅6家。今年9月以来,超过15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可转债发行预案,截至12月13日,有34家获得批文及发审委通过,募资金额高达504亿元。所以,适当降低可转债的发行频率,将有助于该市场的休养生息。
(作者系上海新沪商企业家俱乐部战略投资顾问、高级经济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