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紧盯*ST公司 “保壳术”逐渐失效
临近年底,部分*ST公司保壳战硝烟再起。卖房卖地、政府补贴、资产重组等保壳战术开始轮番上演。笔者认为,监管层近日已明确表示要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加大监管力度,这意味着*ST公司的保壳之路会越来越艰难。
距离2017年结束还有半个月时间,*ST企业“保壳大战”也已开局。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共有22只*ST股披露了2017年年报业绩预报,其中,包括*ST众合、*ST云网等9家公司预计业绩下滑(其中7家预计续亏),而*ST墨龙等11家公司预计盈利、还有*ST昌鱼和ST郑煤两家公司暂不能确定。
12月7日,ST慧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孙公司沈阳辽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辽原物业”)100%股权。交易完成后,预计产生处置收益约1200万元。因为出售的是负资产公司,这笔1元交易拟产生处置收益1200万元。对于ST慧球而言,意义重大,或将减少亏损规模。三季报显示,ST慧球营业收入为3560万元,同比增长11.41%;净利润为-970万元。
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获取收益,让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为盈”,已成为ST公司常用的手段。除此之外,政府补助也是*ST企业保壳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12月4日晚,*ST三维、*ST河化先后发布公告称,收到当地财政局下发文件,两公司将获政府补贴。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家ST公司称收到政府补贴。有部分*ST企业在补贴的帮助下扭亏。
但今年,*ST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的保壳之路可能并没有那么顺利了。11月1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公开表示,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交易所将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加大“刨根问底”式问询力度,强化与二级市场交易核查的监管联动。证监局将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违法违规情况,依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达到立案标准的,坚决启动立案稽查程序。
上交所理事长吴清近日也指出,要加大退市工作力度。他认为,当前退市制度不完善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退市制度,将针对“僵尸企业”进一步明确财务指标要求,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增加经营收入、资产规模、员工人数等最低持续经营条件。
笔者认为,对一些“僵而不死”企业,监管层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不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企业就要退出这个市场,让更多的优质企业进来,未来随着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种通过各种方式“赖”在市场的企业将不再有生存空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